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規劃課題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GS[2018]GHB1909

小學是一個人發展語言的黃金時期,培養學生清晰、準確地運用語言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但在實際教學中,口語交際課并未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教師習慣性地滿足于“講授”,不能很好地創設有效對話情境,也就造成了學生思維不能得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生為本,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思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優化小學口語交際教學。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良好對話環境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言語活動。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盡可能地為每一個“話題”創設良好的對話環境,以此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信息技術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身,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如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特產》,這是一個綜合實踐單元,課前引導學生積極去調查收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設備將這些資料呈現出來,學生自然地進入角色,他們會帶著情感、懷著興趣走進對話環境,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去體驗、去學習、去發展,信息技術的介入為創設有效的對話環境打開了新局面。

二、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對話興趣

我們現在所使用語文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的內容,多以文字敘述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有的也只不過是一幅圖或幾幅圖而已,雖然有些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但學生畢竟是坐在教室里,學習熱情很難達到高潮。如果能合理地利用教希沃一體機等多媒體設備,就可以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達到調動學生口語交際積極性的目的。

三、運用信息技術,創生有效課程資源

由于受環境所限,課堂教學的內容有很大的局限性,運用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時空局限,將大量需要的資源帶入課堂,把學生不熟悉的場景展現出來,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激活了學生的認知體驗,創生有效課程資源,使口語交際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通過微課、微視頻、班級QQ群、優教信使等方式,設立主題進行線上交際活動,內容的選擇也不局限于教材的設置,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實需要,突破課堂教學內容的局限,把口語交際活動由課內引向課外,創生豐富的課程資源。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和熱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信息技術,完善對話評價方式

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經常有表達不準確,表述不完整等現象,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借助信息技術,把口語交際的過程和步驟詳盡地展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實際交際過程中,會有所依傍,而不至于無所適從。一般我們在說前進行示范,說后錄音、錄像,最后再評議改進。

如在教學《葡萄溝》后,我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來介紹葡萄溝的美景,但很多學生不知道當導游該怎么說怎么做,于是我先播放了一段導游帶游客游覽景區的視頻作示范,然后再讓學生當小導游,根據所學內容來介紹葡萄溝的美景。這樣學生就有例可循,同時創設旅游情境,大部分學生躍躍欲試,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但愿意大膽展示,而且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效果十分明顯。學生在模擬交際的過程中,受到典范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我還充分利用“班級優化大師”,在活動的過程中先設定角色,然后隨機抽選,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可能性,再配合游戲化的規則、界面及音效,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與創造力。最后設置一個展示平臺,動態地進行記錄,這個平臺不僅有學生發展軌跡的記載,而且也有展示、交流和競爭的直觀環境。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優化口語交際課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使學生在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和情境中能夠進行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從而也讓他們掌握了口語交際的方法技巧,提高了其口語交際能力和交際素養。

作者單位 甘肅省高臺縣巷道鎮正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