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陜西各高校為幫扶縣區和包聯村戰“疫”支實招,為戰“貧”出點子,在兩個戰場攻堅拔寨,誓奪戰“疫”戰“貧”雙勝利。

堅守“戰”位疫情防控我先行

“省上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我是駐村干部,是共產黨員,必須盡快回到村上去……”西安醫學院省級“駐村聯戶”扶貧干部魯江,這樣告訴他的家人。

正月初五一大早,幼小的女兒還在熟睡中,魯江悄悄離開了家,乘坐著學院安排的車輛,駛向商洛市丹鳳縣花瓶子鎮油房坪村。“忙碌了一年的脫貧攻堅戰,我也想休息。但疫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就要肩負起扶貧干部的責任。”魯江說道。

到崗后,魯江在鎮黨委的防疫工作安排下細化了油房坪村的防疫工作方案,迅速開展村防疫工作。雨水時節,春耕在即,學院著手研究支持村民適時恢復生產。魯江又開始忙碌著采購中藥材種子,協調鎮政府幫助運輸生產資料。

和魯江一樣的高校扶貧干部,還有西北政法大學派駐渭南市臨渭區三張鎮鐵王村的第一書記陳同法。

“我必須回村,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駐村第一書記。”因防疫期間各地區嚴格管控,在西安焦急等待回村工作的陳同法這樣說道。

在疫情有所緩解,防控政策允許回村時,陳同法立即回到了鐵王村抗“疫”一線。回村后,陳同法沒有休息就馬上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與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走街串巷,用小喇叭宣傳防疫政策,制定村防疫措施公告,入戶落實“防疫工作網格化管理方案”。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陳同法患有糖尿病,左髖關節腔積水發炎,稍有疲勞左腿就疼痛難忍……

近期,面對貧困戶復工返崗、春耕生產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需求,陳同法有針對性地通過微信給幫扶對象推送務工信息100余條,逐戶宣講政府為貧困戶提供的核桃苗優化嫁接、花椒樹下套種中草藥等幫扶項目,并將有產業幫扶需求的貧困戶登記上報。

每一位駐村書記都是戰“疫”場上的“排頭兵”,是群眾心里的“貼心人”。

“王書記,咋過年都沒回家?”這是閆家村群眾見到王敬濤問的最多的一句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駐蒲城縣堯山鎮閆家村第一書記王敬濤,大年三十回到西安家中的他,大年初二又出現在閆家村疫情防控一線。

在發現一線檢測點人員和許多群眾還沒有防護設備之后,王敬濤焦急萬分,多方聯系,購買了100個口罩送到干部群眾手里。

閆家村脫貧產業是金銀花種植,金銀花5月份開花進入到采摘期,必須盡快解決金銀花修剪和灌溉問題。王敬濤和村兩委商量,帶領群眾采取分散式、錯峰式作業方式,既避免了人員聚集,又不耽誤農時。金銀花作為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藥對增強身體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王敬濤和村兩委商議,包裝了一批金銀花茶送到蒲城縣醫院和中醫院,為抗擊疫情貢獻了閆家村力量。

助力春耕農業生產不能停

“從苗圃地選擇、整地、種子催芽到施肥澆水、枝葉修剪、病害防治,有一個環節出了紕漏,這一批苗種就毀了,老百姓的損失就太大了。”正在為樹苗松墑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張博勇老師談道。

張博勇等一批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教授,正在寶雞市扶風縣元寶楓基地指導農戶進行育種、移栽工作。田間地頭的悉心指導,讓元寶楓種植一線的農戶心頭更暖了,種植的信心更足了。

“農業科學家是把田間地頭當課堂,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錢永華說。該校40多位專家以“不見面、不接觸”的方式,在線上農技推廣服務平臺“組團”為廣大農戶免費答疑解惑,及時解決他們在生產中的難點、堵點,有效解決了特殊時期農業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

把專業課上在田間地頭的,還有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劉來喜。

3月5日這一天,劉來喜早早來到了延安市志丹縣王南溝村,為該村蘋果種植專業戶進行技術指導。劉來喜從修剪、刻芽、施肥、打藥等春季果園管理重點措施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講解,并進行現場示范操作。

果農們說道:“學院的指導和幫助,解決了我們的技術難題,使我們在防疫期間,能夠順利地進行備耕復產。”

志丹縣王南溝村是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定點對口幫扶村。近年來,該院加大投入,為村民建起了脫貧長效產業山地蘋果園,每年定期為果農免費提供技術指導,2020年果園就能掛果并啟動盈利模式,讓村民們看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雨水至,春播忙,翻地、挖溝、撒種、修剪……當下,正是立春之后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也是脫貧攻堅收關之時。陜西各高校扶貧工作隊用實際行動踐行脫貧攻堅的誓言。

陜西師范大學駐安康市嵐皋縣四季鎮天坪村工作隊,帶領村兩委組織村民抓緊春耕復工,栽種20000株神仙樹苗,擴大神仙樹園區規模,組織動員貧困戶與社區工廠結對合作種植野油菜、辣椒等農作物,做好早春蔬菜育苗、播種準備工作,確保春耕不誤節令,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西北大學駐商洛市黃山村扶貧工作隊組織村民積極春耕備耕,及時開展土豆、菊芋、連翹、花椒等作物種植和核桃、櫻桃等林果春季管理等工作。西安郵電大學駐銅川市宜君縣范寺村工作隊積極聯系農資企業經營門店對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送貨上門,解決疫情期間農戶物資采買困難的問題,組建志愿者技術服務隊,開展核桃樹矮化栽培、名貴中藥材種植等新技術培訓,提高土地利用價值,實現農戶增收。

戰“疫”不松勁,戰“貧”不停歇。兩個戰場,都是硬仗。抗疫情眾志成城,戰脫貧只爭朝夕,陜西高校人將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幫助貧困地區,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高校力量。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