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導課題的幾種形式
作者:王雷濤
發布時間:2020-03-24 11:34: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導課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一節課的“課眼”,每節課都應有導課題,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這節課要學習什么。導課題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使他們快速地進入課堂教學情境參與學習,同時能夠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清晰、明了。導課題可以用情境導課題,也可以用內容導課題,還可以一起用。一般來說,如果導課題能夠與學生的心靈發生碰撞,學生的印象就會更深刻。此外,教師應及時板書,字跡要工整,并且要在黑板最醒目的地方書寫。這樣導課題就可以起到統領本節課教學內容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總結的幾種導課題形式。
一、聯系實際
比如,在講授“星期日的安排”這節課時,筆者這樣設計導課題:昨天是星期日,老師想調查一下我們班同學是怎么安排星期日的?學生暢所欲言,興趣濃厚,都談了自己的安排。接下來順勢導出:淘氣和笑笑兩位同學也分別調查了班級男、女生星期日的活動安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節課——星期日的安排。這種導課方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學習的興趣自然很濃厚。
二、創設情境
在講授“分數王國與小數王國”這節課時,筆者這樣設計導課題:前面我們學習過分數,也學習過小數,如果很多分數在一起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它們稱作分數王國,同樣很多小數在一起我們也可以將它們稱作小數王國。那么,大家知道兩國里的數有什么關系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分數王國與小數王國,探索兩國里面數的關系。學生就這樣一步一步進入教師創設的童話情境中,了解本節課要學的是分數與小數之間的互化。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創設特定的情境,通過圖片、實物、語言等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教學中,使他們能夠迅速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
三、開門見山
在講授“長方體的認識”這節課時,筆者是這樣設計導課題的:教師拿出一個長方體問學生這是什么圖形,有的學生答長方形,教師提示這是立體圖形,學生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長方體。教師順勢導出:今天我們來認識長方體,并板書“長方體的認識”。這樣導課既不拖泥帶水,又可以節約教學時間,適合在一些練習課、復習課,以及我們認為學生很容易理解的課程中應用。
四、揭示概念
在講授“百分數的認識”這節課時,一開始筆者沒有設計導課題,而是按照教材內容教學,如講22%、28%、90%、118.5%這些數時,我們可以稱它們為百分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認識它們,并板書“百分數的認識”。當筆者揭示概念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顯而易見了,學生已經明確了學習內容。由此可見,筆者設計的導課題還是很成功的,其與教學內容渾然一體,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此外在一些概念課中,如“比的認識”“分數的認識”等比較適合揭示概念后引入導課題,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整體印象,有助于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意義。
五、教學例題
在講授“分數乘法(一)”這節課時,筆者先講授例題:一個圖片占整張紙的五分之一,3個圖片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學生通過加法算式得出乘法算式。這時筆者順勢導入新課:大家看看這個乘法算式,一個乘數是分數,一個乘數是整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整數這類分數乘法,并板書“分數乘法”。這種導課方式很常用,我們很多課都可以采用,不用費心思,而是順理成章,不矯揉造作,而是自然天成。
六、復習鋪墊
在講授“體積單位”這節課時,筆者是這樣設計導課題的:我們已經學過長度單位了,大家知道常見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嗎?我們還學過面積單位,常見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前面我們認識了體積,體積當然也有自己的單位,常見的體積單位又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體積單位,并板書“體積單位”。在講授一些前后聯系緊密或較容易混淆的知識時,筆者經常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鋪墊,并在復習鋪墊中前后貫通、不留痕跡地導入新課。
以上是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使用的幾種常見的導課形式。導課是具有一定技巧的,什么時候導,以什么方式導,都需要教師自己把握。導課語言要精煉巧妙,不拖泥帶水,既要符合教師授課特點,又要讓學生樂于接受。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關廟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