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相結合,讓作文教學更豐滿
作者:韓 娜
發布時間:2020-03-24 11:56: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點線面” 教學就是從教學的整體出發,全面考慮學生的學習情境和條件,從點開始,直到整體。“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這是我們學過的比較基礎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對事物發展順序性的描述。語文作文教學也需要這樣展開,以期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點的突破,使作文訓練系統化
作文教學需要以學生的語文基礎為依據,讓他們慢慢喜歡上寫作,能夠在寫作中有更多的心得和靈感。從詞句的基礎出發,給學生一個能夠突破的點,通過更加系統的訓練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自己的寫作瓶頸,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在字斟句酌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學過的詩詞或語句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和利用詞語表達情感。“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中的“綠”字,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達的是綠色的意思,但在這里是動詞,“讓人聯想到江南春天的動態”。由此可見,每一個字因為運用方式不同,能夠表達的內容和意義也不盡相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學會了在寫作訓練中字斟句酌。從點的突破來看,個性化語言訓練以及作文片段訓練,也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個性化語言訓練包括描述性語言、修辭手法或范例的應用等。作文片段的訓練就是要通過對某一片段的分析來幫助學生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寫作方式方法。字斟句酌、個性語言、片段訓練都是作文訓練的基本點,也是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基本問題。教師可以從幾個基本點出發,將其作為學生的基礎訓練,促進學生作文訓練的系統化展開。
總之,從點出發,就是讓學生從最基礎的方向開始突破,而不是盲目地去學習如何寫作。有了一個好的突破點,學生能更全面地看待作文訓練,也不會因為盲目的訓練而對作文感到厭倦。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點的突破幫助學生在作文訓練中進行系統而有效的訓練。
二、線的牽引,使作文訓練整體化
有了點的突破,還要學會線的連接和牽引,以此開展后續訓練。線的牽引就是來自于學生對語段的掌握和他們對于作文各語段之間的聯系和整合能力。我們需要讓學生根據這條線的牽引,進行整體練習。
例如,我們在進行表現手法的訓練時,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寫作問題和基礎點的訓練來展開。書信形式的寫作更加容易體現學生的情感,片段組合的形式比較容易呈現描寫手法,而日記的形式比較容易體現寫作的態度以及情緒。我們可以據此來了解他們的寫作水平,幫助他們分析和理解各語段與作文整體的聯系。教師要注意從不同形式的作文訓練出發,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描寫手法,在作文學習中得到更加整體的訓練。
通過線的牽引,使學生對作文的整體有明確的認識,而不是只專注于某一個段落。利用線的牽引,使作文訓練更加整體化。
三、面的拓展,使作文訓練完善化
有了突破點,也能準確聯系整體,自然就要開始拓展訓練,來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作文訓練中的“面”是從作文的大方向來說的,也就是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各類文體的訓練。當我們的學生學會一種文體后,就需要開始接受其他文體的訓練。
例如,我布置了一篇記敘文《背影》,學生寫完之后做了分享。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不同:有些學生會從一些優秀選段中抄寫一些,但是很明顯跟自己的寫作方式不同,也跟作文的整體風格不符。記敘文的訓練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才能夠順暢地進行。記敘文是要敘事,那么就需要點明主題,突出文章的主旨,這樣的文章才是有靈魂的,也更能打動讀者。我們的學生在寫作中有一些比較突出的描寫語句,非常個性化,但是缺少情感因素,他們更多的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在表達感情。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幫助學生學會在記敘文中點題敘述、扣主題、抒真情、作總結呼應,然后引導學生嘗試其他不同的文體進行寫作。要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文體寫作中運用不同描寫方式,有不同的見解和情感表達方式。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到作文訓練的整體性,幫助學生進行更系統的作文學習和訓練。
“面”的訓練需要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在生活情境中進行創作和加工。當學生有很新穎的表達時,我們應該給他們鼓勵,提升他們在作文訓練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點線面”的方式開展作文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作文訓練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有一個系統的提升。從點到線,從線到面,讓學生能夠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得到更系統、整體和完善的訓練。
作者單位 陜西省府谷縣前石畔九年制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