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席卷中華大地,為了避免疫情擴散,我和我的學生們也加入到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戰斗中。醫護人員、消防、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堅守工作崗位,為我們守護一片凈土。作為老師和學生,我們居家隔離就是為社會作貢獻。

疫情防控時期,居家隔離的我們遠離往日校園的喧囂和歡鬧,上課、課后輔導、批閱作業、班會、少隊會、晨會等等不再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主旋律,孩子們樂此不疲的歡聲笑語也消失在耳邊。收看名師網課、備課、錄視頻、當主播、網上解答學生和家長問題、統計學生健康信息、上報學生流動軌跡,這些成了我們老師每天的主要工作。

閑暇之余想念孩子們一張張童稚的面孔,睡夢中被孩子們早讀時此起彼伏的讀書聲喚醒,想念和“小熊寶”們一起做操、跳繩、打籃球的每一個日子,做午飯時眼前不斷躍出課堂上學生們爭辯問題的熱鬧場面,晚上泡腳時“小熊寶”們曾經的經典笑料讓我忍俊不禁笑出聲音。就連平日孩子們的淘氣、頑皮、惹是生非,都因為長時間的不見而變得那么讓人牽腸掛肚……

昨日一場春雨呼朋引伴地招呼著悄悄綻放的花蕾們投入春天的懷抱,疫情播報數據一天天趨于平穩,人們的生活,工作也逐漸步入了正軌。但是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盡量避免出門,因為疫情還沒結束,我們只有繼續堅守,配合國家,才會早日實現復課復學的愿望。今天隔著陽臺的窗玻璃,我攤開曹文軒先生的《青銅與葵花》,縱情享受著太陽溫柔的撫摸和文字的油墨香。通過閱讀使我明白:苦難不可避免,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當苦難、挫折來臨時,我們要學會勇敢面對苦難,學會淡定優雅地與苦難結伴同行。啞巴青銅、孤兒葵花,他們親如兄妹,在苦難的歲月中正視痛苦,享受快樂。羅曼·羅蘭寫過這樣一段文字:痛苦和歡樂是兩姐妹,而且都是圣者。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孩子們,距離我們學校相聚還有一段時間,希望你們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加強自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你們熟知的魯迅先生,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寫作,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最近朋友圈很流行這樣一句話:“不怕班里有學霸,就怕學霸放寒假”。想必你們也有這樣的體會,自己一直想追趕的學霸,怎么都追不上,那是因為班里學習好的同學每次放假都不曾放松自己的學習。大家每天都是24個小時,學霸們只是充分利用時間,多讀書,多做題罷了。如果你每天也能少看會電視,少玩會游戲,多花些時間學習,多一些時間思考,你也一定會有提高。如果你比學霸更努力,一定會縮短和他之間的差距。

人生根本是讀書,讀書雖苦,但不讀書更苦。讀書可以開闊視野。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一個人熱愛讀書,堅持讀書,就能了解世界,就能站在高山之巔看遠處,透過書本看世界。讀書可以明理,多讀書,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主見,不隨波逐流,更不會人云亦云。讀書可以靜心,社會在發展,各種誘惑紛至沓來。讀書好比飲水,清水雖然淡而無味但是比飲料更解渴,堅持讀書的人,樂于享受清泉的甘甜,面對各種誘惑,讀書人可以做到身處鬧市心如止水。讀書可以強身健身,信息時代處處充滿競爭,如果你們希望自己素質高一點,形象好一點,能力強一點,將來步入社會有更強的競爭力,那從現在起,就必須好好讀書,讀好書,充實自己,提升自己,豐富知識,增加營養,養成勤于讀書,樂于讀書的良好習慣。

我們永遠不知道苦難和幸福哪一個先到,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人生差別在讀書,我們既要勤讀書,還要善思考,既要擇書而購,還要擇書而讀,既要去粗取精,又要細細品味。疫情在繼續,閱讀可靜心。讓我們一起與書為友,在閱讀中提升自我,發展自我,在讀書中享受我們的苦樂人生。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