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策略
作者:魏亞麗
發布時間:2020-03-23 13:00:5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如果你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舉動,細細思考學生的言行舉止,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學生身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亂扔垃圾、衣冠不整、滿嘴臟話、破壞公物等現象。究其原因,有些是由于家長的疏于管理所導致;有些是由于學生自身要求不嚴所形成的;也有些是由于學校教育存在一定的漏洞所導致的。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度過叛逆期而成長的初中階段,作為農村初中的老師,筆者認為應該從學生的成長規律及成長需求出發,制訂一套系統化的策略。
一、指導學生閱讀有益書籍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要想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有文化、有知識、有修養的人,僅憑學習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讀好書、多讀書,廣泛涉獵,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而薄發。下面是有關學者和專家經過多方論證和篩選向初中生推薦的中學生必讀書目,如規定書目有條件的一定要讓學生假期和課余時間通讀,這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這些必讀書目也是中小學圖書館、班級圖書角的必備書目。如《這樣做男孩最優秀》《做個最幸福的女孩》等。
二、觀看有益的影片
在觀看“百團大戰”電影時,我們一兩千個學生集中在一起,比起以往大型的聚會,這次學生的紀律比以往好很多,這說明學生特別喜歡觀看這類電影。其實,通過觀看愛國主義的影片,或是有教育意義的影片,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如《十七歲的單車》《花季雨季》《勇敢的心》;國外的《阿甘正傳》《美麗人生》《當幸福來敲門》等。 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有計劃地每學期播放幾部這樣的影片,傳遞正能量,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和教育。
三、舉辦內容豐富的教育講座
對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生理知識似懂非懂,心理承受能力及是非判斷能力還不夠成熟,對于法律知識和行為規范了解也不透徹,對于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因此,需要加強這方面的講座,我們讓學生了解的更多,學生的困惑就會越少,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更強。分階段進行如下的講座,可以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進行系統指導,如《初中生國防教育講座》《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等。
四、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安全,我們不讓學生外出參加一些社團、實踐活動。為了安全,我們校內的活動變得無比單調,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難道這就是現代形式下的教育嗎?我們經常提到,要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但是,我們的學生現在對生活知識一窮二白,拿什么來展開新形式下的課堂學習。當下應適當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習得一些生活知識,如此才能讓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聯系起來,學以致用,學生才會有學習的欲望。如果我們教師只是在課堂上生搬硬套,學生何來學習的激情?
五、指導學生辦好手抄報
我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積淀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如八月十五“中秋節”,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還有一些新流行的節日,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我們可以通過辦手抄報、海報等形式,讓學生了解節日的同時學會感恩,增進他們與家人間的情感。
六、開好思政類主題班會
進入初中以來,學生便進入青春發育期,隨之學生的心理、生理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有的學生自以為長大了,而自身的約束能力較差,由于好奇心理的促使或跟風,便會沾染一些不良習氣,如吸煙,喝酒,甚至是吸毒。我們如何讓學生遠離煙酒,拒絕毒品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為了幫助每個孩子健康成長,召開思政類的主題班會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孩子們在成長,身為新時期農村初中的班主任,我們擔負著教育學生的重要責任,相信通過全面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定能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四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