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建設情況調查研究
作者:姚 倩
發布時間:2020-03-19 17:12: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建設過程中,信息化程度影響和制約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資源庫建設的廣度和深度。文本結合“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對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提出的改革要求,同時基于在訪談中發現的具體問題,認為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應從牢固樹立“一帶一路”背景下職業教育共同體意識、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信息化教學手段等方面實施改革,以應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一帶一路”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學資源庫 調查研究
課題: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2019年度專項科學研究計劃《陜西省紅色文化資源應用于國際學生文化教育的路徑研究——以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9JK0219)。
調研背景
“一帶一路”背景下實現教育國際化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劇了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的緊迫性。因此,充分調查研究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現狀一方面能夠準確把握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以這些問題為導向,為陜西省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建設思路,進一步推進陜西省高等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
調研過程
1.調研對象
基于上述認識,在2018年5月底至2018年7月期間,筆者面向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分一線教師進行了55次不同程度的訪談,結合訪談中了解到的基本情況按照問題序列進行了歸納整理,從教師主體的角度了解了“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基本情況,繼而分析整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找出“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具體路徑。
2.調研內容分析
(1)資源庫建設及利用率
在資源庫建設方面有38%的教師已經擁有私人的教學資源庫,并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MOCO、微課等教學手段,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推動信息化教學改革。有46%的教師有比較明確的建設思路,并且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資源的積累和再加工,但對資源庫的利用水平一般。有24%的教師已經進行了MOCO、微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培訓和學習,但在資源庫的建設上缺乏自覺意識。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已經具備初步的認識,有一部分教師已經自覺的在教學過程中建設、優化教學資源庫。目前,在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建設方面仍存在教師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等現象,缺乏學校層面的資源庫整合,且對現有的資源庫利用不夠充分,在資源庫的共享利用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2)建設經費使用情況
通過調研,筆者發現陜西省職業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在經費支持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現象,只有少量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獲得信息化課程制作上的經費支持,獲得渠道主要是學院的一些建設項目和課題基金。因為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在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培訓方面有較好的做法,大部分教師在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方面通過培訓掌握一部分信息化課程制作的技能,并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另外,近幾年陜西省教育廳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申報工作開始逐步推行,高等職業院校也在政策引領下普遍支持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但校一級的精品在線課程中思想政治教學方面的課程比重較小,原因主要在于高等職業院校更加注重技能型、實踐性強的課程建設,對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
(3)“一帶一路”聯盟思維融入情況
在訪談過程中筆者發現,大部分教師知道“一帶一路”這一國家頂層設計,但對“一帶一路”聯盟的提出與自身的關系這一點缺少較為清晰的認識,也缺乏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思考。與此同時,在符合我國國情的前提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的吸收和利用也呈現出不均衡現象。有一部分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已經開始進行跨國際共同育人的實踐之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部分參與這一育人實踐中來,并不自覺地將“一帶一路”這一國家頂層設計的提出滲入到教學中,這從側面說明了“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有一定的建設基礎。
問題及對策
在“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共同體的背景下改革勢在必行,通過不同深度的訪談,我們可以看到“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建設過程中信息化程度影響和制約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資源庫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結合“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對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提出的改革要求,基于訪談中發現的問題,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應該從以下方面實施改革,以應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
1.牢固樹立“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共同體意識
在調研中發現,陜西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缺乏學校層面的整合和拔高。從頂層設計的層面,一些高職院校對“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共同體的認識仍然需要進一步強化,對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深入,制約了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進行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改革深度。
基于這一認識,高職院校首先應在思想層面上提高認識,牢固樹立教育共同體意識,加大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經費投入和政策引導。在建設方向的把握上,要把好政治關和思想關;在建設內容的把握上,要引導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的多元化、國際化,既要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質資源能夠為我們所用,幫助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擴寬國際視野,又要符合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用戶思維為導向,幫助其了解我國政策方針,樹立“四個自信”;在經費投入上,可以通過申報院級資源庫建設項目、科學研究項目的方式,或者舉辦校內資源庫建設評比、“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評比等賽項的途徑,一次性給予資源庫建設團隊一定數量的經費配比。通過校級經費管理制度監管資源庫建設專項經費的使用,既能保障建設團隊有經費使用的支配權,又能防止經費的亂用濫用。
2.吸引多方參與共建資源庫
現階段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建設都不同程度地實現了“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結合,但是通過訪談,筆者發現資源庫的建設主體上主要是思想政治專業教師,高職院校還未建立起多元共建的思想格局,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因此,在建設主體上,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應改變思想政治課教師“單打獨斗”的局面,將其轉變為“抱團取暖”。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資源庫需要具備多元性、綜合性、國際化的特點,因此在資源庫建設主體上除了思想政治課專業教師之外,資源庫的共建還應該聯合其他專業老師,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相融入,實現資源庫在內容上的多元化和綜合性。在建設過程中,高等職業院校應邀請政府、行業、企業、學會等代表參與進來,確保在建設內容上符合行業發展、在思想引領上符合當地政治經濟發展方向。在建設過程中及時吸收政府、行業、企業、學會在思想政治建設實踐過程中的典型案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學在工作中是如何應用的。另外,在建設中,通過現有的“一帶一路”職教聯盟等組織,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可以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校和企業,將他們在思想建設實踐的經典案例納入到資源庫建設中,幫助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擴寬國際視野,強化“四個自信”。
3.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調研中筆者發現,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的吸收和利用不均衡,在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上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而在訪談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思想文化進行有效吸收,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運用的教師之間的共性就是進行過相關內容的培訓。其中有一些教師深入企業、研究院所、行業學會等開展調研,并將調研的結論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這些共性特點使得這些教師能夠充分吸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國內企業、研究院所、行業學會等思想文化資源,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本人的教學能力,有利于實現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的多元化,還有利于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能型復合人才。
因此,高職院校一定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在具體路徑上,一是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實際強化師資培訓。在對本校師資情況有準確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培訓,并且在培訓后開展交流學習活動,開展以培訓為主題的教學比賽,不斷鞏固培訓成果。二是要讓思政課教師走出校門,深入企業、行業、學會等機構開展實地調研,充分了解行業企業對人才思想政治的要求。另外,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讓一部分思政課教師走出國門,培養教師的國際視野,讓教師能夠充分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的信息和文化資源。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老帶新”等方式實現校內思想政治課教師梯級發展,在組織形式上以教研室為單位,定期開展交流匯報學習小組會,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打破“單打獨斗”的局面,讓思政課教師“抱團取暖”發揮集體合力。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在企業、學會等組織機構中選拔專兼職思想政治課教師,實現“鯰魚效應”,既能夠實現教師群體的多元化,還能夠將碰撞產生新的思想火花應用于教學中,豐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資源庫的內容,讓思想政治課生動活潑起來。
4.進一步優化信息化教學手段
為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僅僅解決資源庫建設問題是不夠的,是否能夠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資源庫應用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才是關鍵。在訪談中發現,陜西省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上,只有少部分教師可以很好地將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同時能夠熟練地操作使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師自身主動學習吸收新技術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基于這一現狀,高職院校首先在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思想引領上要將信息化教學提高到一定高度,幫助教師在思想認識上接受信息化時代的教學方式并主動學習。其次,高職院校應面向教學一線教師調研信息化教學平臺使用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統一信息化教學使用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化教學平臺使用方面的培訓,確保教師能夠熟練掌握。再次,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定期開展信息化教學比賽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最后,在評定職稱、聘任等密切關系教師個人發展的重大事項上,將信息化教學能力作為量化考核的重要部分。通過這些措施,不斷強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而讓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成果能夠得以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姚倩:《“一帶一路”背景下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可行性分析》,《河南教育》(職成教)2018年第9期。
[2]邢林艷:《大思政格局下校友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年第5期。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科學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