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最頭疼的問題是寫作文。筆者對我校學生進行了抽樣檢測、隨堂聽課、談話訪問、調查問卷等,對農村小學生作文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以期對農村小學生作文的提升有所幫助。

一、小學生作文難成因分析

(一)教師方面

一是大部分教師不是師范專業學校畢業,對新課程標準解讀不深入,領悟不到位。調查發現47%的小學語文教師對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沒有完全消化,作文教學只是憑主觀臆想,從而導致作文指導缺乏層次性、針對性。二是大部分語文教師身居農村,信息閉塞,知識面窄,加之沒有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沒有知識積累,怎能上好作文課呢?三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批閱中缺少眉批和總批,在評語中找學生作文瑕疵多些,肯定學生寫作中進步少些,對學生期望值過高,怎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呢?四是教師寫下水作文很少。教師就是教練,光有理論不行,還得親自實踐,帶頭示范,學生耳濡目染、常練筆、常思考、用情感去寫、用心表達,才能寫好作文。

(二)學生方面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由此可見學生的親身經歷是作文的基礎。農村小學生生活內容匱乏,具體產生原因:其一,農村學生見得少、聽得少、讀得少,寫東西時就要東拼西湊,捉襟見肘,胡編濫造,故事虛構多,真實感悟少;其二,農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知識匱乏,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生活范圍狹窄,生活體驗和經驗相對于城市孩子來說少得多,加之農村小學教學條件落后,圖書量少而單一,給學生提供的信息很少。

以上種種都對學生知識吸取、寫作技能訓練培養起著制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作簡要分析。

二、農村小學生寫好作文對策分析

(一)教師方面

1.培養興趣入手,激發寫作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可以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在競賽中嶄露頭角;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滲透在饒有趣味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根據學生喜愛受表揚的特點,每次習作時,教師要善于發現習作中的閃光點,肯定成績,讓學生在習作中充滿自信。

2.語文教師要強化對課程標準的解讀,重視作文評價

教師依據課標中每一單元學生寫作既定目標,帶領學生認真訓練,從用詞造句開始,夯實學生寫作基礎。對于學生習作中出現的錯誤,教師應該對癥下藥,讓學生對自己所寫的文字進行修改,然后教師進行針對性修改。只有這樣不斷加強練習,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引領學生走進生活,挖掘寫作素材,感悟生活,培養作文情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生活在多變的世界里,身邊事物不斷發生著變化,老師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如讓學生在家里學做飯,給父母洗腳、捶背、洗衣服、打掃衛生,給社區做義工。在學校里,教師組織各類競賽,課堂上師生互動生成,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實踐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生活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這樣學生才能有素材、有體驗、有感悟,寫出的東西才有真情實感,耐人尋味。

(二)學生方面

1.廣泛閱讀課外書,開闊視野,沉淀積累寫作語言

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自己寫作的水平,從閱讀中汲取營養,為寫作服務。

2.自改作文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小學作文教學目標中有練習修改習作中語句、行款、推敲用詞等的要求,學生合作評議,自主修改,一旦養成勤于修改的好習慣,寫作能力提高就會水到渠成。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份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當前學生作文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必須要積極應對,潛心研究方法策略,激發學生寫作欲望,燃燒學生寫作激情,讓農村語文教學展現出嶄新面貌。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延坪鎮馬家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