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境教學做好數學課的幼小銜接
作者:趙 君
發布時間:2020-03-12 12:02: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金秋九月,我校又迎來了一屆一年級新生。這些可愛的寶貝們在幼兒園經過三年的學習生活,已經習慣了幼兒園活潑的、表演式的教學。而小學數學又是一個較為嚴謹的學科,如何讓孩子們很好地適應并興趣盎然地學好這門課程,怎樣做好有效的幼小銜接,是擺在我們一年級數學教師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情境教學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是為數學本質服務的。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會給學生打開一個學習數學的窗口。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通過這個窗口可以發現數學王國的奧秘,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親近數學的情感。這種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將對孩子日后的數學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有效運用教學情境,做好數學課的幼小銜接,使孩子們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感悟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的價值。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去探索,基于此,我在平日的教學中做了許多嘗試,現將收獲分享給大家。
一、運用情境教學,集中學生注意力
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及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將學生置于樂觀的情感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因此,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起點和動力,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雖然,設計有趣的情境,制作有效的課件既費時又費力,但收到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值得我們為之努力。
二、情境設計新穎,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十分重視一堂課的開端,由于學生剛進教室,翻書取筆,課間嬉鬧余興未消,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或創設情境、誘發思維;或設疑布障、引起懸念;或引探發現、品嘗甜頭;或肢體演示、巧設輔墊……總之,要精心設計符合孩子們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牢牢地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點燃孩子們聽課的興趣,當學生情緒高漲、興趣濃厚之時悄然過渡至正題,這樣的情境導入就能起到了拋磚引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創設故事情境,增強課堂趣味性
例如,我在教授“前后”這節課時,就將教學中各個環節成功地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排隊買票(認識前后)—跑步比賽(用規范的語言描述前后位置關系,體會比較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即前后的相對性)—卡丁車比賽(鞏固前后的知識)—回到學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學生,保證情境創設的有效性,使孩子們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愿意親近數學、熱愛數學。
四、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
雖然新教材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在情境創設中來進行教學,但課本上創設的情境有時不夠真實,讓孩子們觸不見,摸不著,因而導致孩子們注意力渙散,參與度不高。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應盡量做到生活化,即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是實實在在的有用的知識,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需求與渴望。例如在教授“前后”這節課時,我邀請孩子們到講臺上排隊,讓他們感受并認識到當排隊的方式發生改變時,前后的位置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輕松地攻克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運用多媒體課件,活躍學生思維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課件有著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選擇。小學生天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特別是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正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我們利用視聽沖擊力極強的課件展示有趣的教學情境,能更好地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活躍學生思維。
總而言之,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恰當的、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適合教學需求的教學情境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外在手段所引起的興趣,最終深化為內在的發展需要,即學生對數學學習本身產生興趣。我們應依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努力創設良好的、合理適量的情境,盡量避免出現流于形式,弄巧成拙的尷尬。讓低年級學生愛學、會學、樂學,順利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從而使數學課堂教學迸發無限魅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大學南路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