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既為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手段,又給其帶來了諸多挑戰和困境。物業管理專業教師要準確把握互聯網帶來的契機與挑戰,創新實踐教學體系,以適應業界發展趨勢,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本文基于“互聯網+”視域,在簡要梳理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契機與挑戰的基礎上,建構了一套系統化的教學體系,以指導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工作順利實施。

[關鍵詞]互聯網+ 物業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課題:陜西工商職業學院2017年重點科研課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以我校物業管理專業為例》(課題編號:17G-12-A06)。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這既能增強學生就業能力、拓展學生職業生涯,又能為社會發展、國家進步提供充足人才。物業管理專業是基于物業管理領域對專業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而設置的一個專業,具有明顯的應用性、實操性特征,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當今社會,互聯網改變了物業管理的工作環境和方式,也改變了專業教學的條件和手段,物業管理專業教師要深刻洞察“互聯網+”的深遠影響,積極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互聯網+”為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帶來契機

1.增強實踐教學與業界工作的契合性

在傳統教學環境下,高校教師對業界工作環境、內容和方法缺乏深刻認識,導致課堂實踐教學與業界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學”與“用”無法有效銜接,致使很多學生畢業之后不得不重新學習,這已成為高等院校面臨的突出問題。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實現了物業管理工作內容和方法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的轉型,也為高校教師提供了即時、便捷的信息搜集渠道。教師一方面能夠在主題網站、公眾號平臺、專業社交群、SNS社區中快速了解物業管理現狀,獲取物業管理第一手信息和最新案例;另一方面能夠學習、借鑒其他高校教師的實踐教學方案,進而結合自身專業定位及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實踐教學方案,以提高教學方法的先進性、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培養學生掌握適合業界需求的知識和能力。

2.提高實踐教學內容與流程的整合效應

受課內教學時間和資源設備的限制,高等院校傳統教學環境下的專業實踐主要分散在各門專業課程的各個章節之中,一方面專業課程實踐教學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另一方面各章節之間的實踐教學內容也缺乏有效互動。傳統專業實踐教學表現出明顯的碎片化、松散化特征,弱化了學生對于實踐知識的整合認知與掌握,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不強成為高校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又一突出問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來了“互聯網+實踐教學”的嶄新教學模式,物業管理專業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傳播速度快、溝通方便、整合效應強的特征,圍繞特定實踐教學知識點和人才培養目標,整合相關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方式,在互聯網系統中建構一套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要求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分階段、分任務、分步驟地進行物業管理實踐,此舉大大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整合效果。

3.實現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

傳統教學環境下的高等院校實踐教學活動大都是以基礎性、常規化的方法進行,包括要求學生搜集和分析物業管理案例;為學生設計一個主題,要求學生建構物業管理方案;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探究問題根源和解決措施等。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操運作的能力,但卻與物業管理復雜性、多變性的工作環境相去甚遠,既無法培養學生實際、可靠的實操能力,又極易弱化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使物業管理實踐教學流于形式。而隨著“互聯網+”的引入,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知識點,在虛擬空間內設計一整套“類真實”實操系統,比傳統線下“沙盤推演”更具便捷性、時效性、操作性,鼓勵學生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實操方案,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物業管理專業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與物業公司之間搭建“橋梁”,承接一些物業管理工作,引導學生借助網絡參與物業管理實踐活動。這些方法均實現了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提高了實踐教學的實效性。

“互聯網+”為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帶來挑戰

1.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

“互聯網+”的引入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實踐教學理念、內容和方法,從更加整合、更具實操性、更契合業界需求的角度,實現了實踐教學工作的互聯網化轉型。物業管理專業教師既是推動實踐教學改革的主體,又是實踐教學的設計者與執行者,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以適應“互聯網+實踐教學”。例如,教師應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可以在電腦上設計虛擬實踐方案;具備一定的資料搜集與分析能力,可以在海量化、碎片化的網絡渠道中搜集與實踐教學相關的信息;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調動各個專業課程、各個章節的內容,建構實踐教學體系;具備一定的指導、激勵、引領能力,可以帶領學生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實踐學習活動。這無疑是對高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師的一個巨大挑戰,只有每一位教師都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推動“互聯網+實踐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2.要求實踐教學方案更具系統性

傳統教育環境下的實踐教學方案主要是圍繞著特定知識點,以分析簡單案例、解決問題、模擬設計工作的方法而進行,整個方案比較簡單。而“互聯網+”視域下的實踐教學活動一方面打破了對單一課程、單一知識點、單一方法的局限,需要圍繞核心知識點、主體教學目標,整合多方面的相關知識和信息,設計一套系統化的教學方案,增強學生對于關聯性知識的認知、掌握和應用;另一方面突破了常規實踐教學以單個學生、單一時間點為主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分組、分工、分階段進行學習,以保證實踐活動更加接近、契合業界工作現狀。這就要求“互聯網+”視域下的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方案要更加系統,能詳細規定分組方式、分工方法、各階段任務,并有監督與考核等功能,以保證學生的實踐學習能順利實施。

3.要求提升教師的資源整合能力

傳統教學環境下的實踐教學活動主要局限在單一課程、單一章節、單一課時之中,以問答、描述方式進行。而“互聯網+”視域下的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突破了課程、章節、課時、單一方法的限制,以增強實踐內容與業界工作的契合性、培養學生實操能力為核心,從更加廣闊、宏觀、整合的角度設計實踐教學方案。這樣的實踐教學方案具有整合知識點、整合教學方法、整合設備資源的特征,需要教師能夠對資源進行整合設計和應用,一方面表現在需要多個教師協同參與實踐教學工作,發揮不同教師的專業優勢和教學能力,以適應“互聯網+實踐教學”中不同板塊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調動各類資源設備,包括電腦、網絡、軟件等,以便教師協同實施實踐教學方案,這已成為高校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又一挑戰。

“互聯網+”視域下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互聯網+”教學改革已是大勢所趨,高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師既要系統把握“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又要準確認識面臨的挑戰,由此建構起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1.立足授課內容,定位實踐教學主題

實踐教學是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獨立的教學模塊,所涉及的實踐教學知識點和人才培養能力是一個既相互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系統。基于此,高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師要率先結合整個授課內容,定位本課程、本學期將進行的實踐教學主題。以“物業管理實務”為例,可以先將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分解為物業管理招標與投標、物業管理承接檢查驗、房屋維修管理、物業設備管理、物業安全管理、物業環境管理、物業租賃管理、物業保修管理等八個主題,以避免后期實踐教學內容的隨機性、碎片化、零散性。

2.結合業界特征,設計實踐教學內容

設定實踐教學主題僅是明確了實踐教學的核心目標,接下來則需立足于此建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內容,以便于教學計劃能順利踐行,實現預期目標。物業管理專業教師一定要結合業界特征設計實踐教學內容,以保證教學內容契合業界實際工作現狀,培養學生一線工作所需的能力素質,這是規避傳統教學中“學”與“用”分離問題的關鍵所在。基于此,物業管理專業教師一定要圍繞著實踐教學主題,一方面用主題網站、公眾號平臺、專業社交群、SNS社區等搜集第一手資料,從宏觀層面了解業界物業管理現狀;另一方面則需要以實地考察、電話溝通、網絡交流等方式,從微觀層面了解特定物業公司、物業崗位的工作信息,隨后對宏觀和微觀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實踐教學主體內容。

3.利用網絡資源,建構實踐教學模塊

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活動一定要體現出學生主動參與、主體操作的特征,由此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素質。高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師在設定明確的實踐教學主題,建構起實踐教學內容之后,要充分借助網絡空間中的軟件資源,設計一套具有實操性、系統化的實踐教學模塊,并詳細規定實踐教學的時間、內容、流程、方法、監督、考核等情況,以便更好地對后期教學工作進行規劃、統領。這是高校物業管理專業設計和實施“互聯網+實踐教學”的關鍵環節,決定著整個實踐教學工作的規范性、有序性乃至后期的實效性。目前,物業管理專業教師可以使用的網絡軟件資源包括云快報物業管理系統、點金物業管理教學模擬軟件、青軟物業管理模擬教學軟件等。

4.采用分組方式,實施實踐教學活動

設計出完整的“互聯網+實踐教學”方案之后,物業管理專業教師需要秉持嚴格性與靈活性的原則,用分組方式執行教學方案。嚴格性是指一定要嚴格遵循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充分發揮教學方案的統領性、指導性價值,提高實踐教學過程的規范性、有序性。靈活性是指依據業界動態、學生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情況,適時修改教學方案,以便能更好地發揮教學方案的價值,避免出現僵化、教條的問題。分組教學是實施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協同完成實踐方案,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責任感與積極性,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和配合能力;另一方面,分組教學也凸顯了實踐教學的整合性、復雜性、系統性特征,方便教師對各個小組方案進行指導。

總體來說,將“互聯網+”引入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已是大勢所趨,可以增強實踐教學與業界工作的契合性,提高實踐教學內容與流程的整合效應,實現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但同時也需要教師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提升對資源的整合能力,使實踐教學方案更具系統性。立足于此,高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師需要率先立足授課內容,定位實踐教學主題,結合業界特征設計實踐教學內容,隨后利用網絡資源建構實踐教學模塊,采用分組方式實施實踐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提高互聯網支持下的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規范性、有效性,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溫國鋒:《基于模擬企業的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6。

[2]教育部、財務部 組編,鄧宏乾 主編:《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法》,圖書出版社,2011,12。

[3]何江華:《轉型升級背景下高校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現代物業》2018年第6期,第256-257頁。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陜西工商職業學院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