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發達,各種信息技術應用已經深入教育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樣的教與學途徑,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已開始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實踐信息化教學。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教學的含義和優勢,進而分析了當前高職數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再根據個人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提出了實施辦法,以期為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 高職數學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計劃項目《陜西工院應用數學課堂研究與改革——345悅動課堂教學模式探究》(項目編號:ZK17-35)。

引 言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各行各業中。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當代教師在教學管理與研究上探索與創新的方向。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改進課堂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是當代教師在教育戰線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信息化教學的含義和優勢

1.信息化教學的含義

信息化教學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都具有信息化特征。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信息化教學優勢

(1)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將課程相關領域的知識引入教學,并能實時更新教學資源。例如,教師會制作與課程相關的視頻、文本、PPT等資料,或是引導學生在網絡上學習課程知識的案例、實踐操作。信息化教學能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教學氛圍更輕松活潑,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可實現定制化教學。信息化教學是能使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動性的教學方法。學生先通過網絡查找資料、觀看文件或視頻等,以在線學習的方式完成課程自主學習,在課前對知識有一定的認識、理解和思考。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有目的、有層次、有步驟的引導和解答,最終完成教學。該教學方式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其建立學習自信,便于順利實現教育目標。信息化教學能解決不同學生、不同學情的需求,是實現個性化、定制化教學最可行的方法。

(3)拓展了師生的交流途徑。信息化教學加強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善于提問題,提升了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教師與學生能隨時隨地探討問題、交流思想,這也改變了以往的師生交流方式,增加了師生交流的渠道,增進了師生情誼。因此,信息化教學為教師與學生搭建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情感互通平臺。

(4)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總結經驗。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可以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能及時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教學數據是教師教學效果的真實反饋。信息化教學為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方法、改進教學設計、總結教學經驗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教師可根據教學數據對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設計作進一步改進,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大有裨益。

高職數學教學現狀與問題分析

1.高職數學教學現狀

高職數學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該課程以講解和應用數學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個人講授為主。在高職院校注重“職業素質培養”的辦學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教育目標。目前,高職數學課時較少,學生又不善于學習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課越來越難上。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發現,高職學生中能主動學習數學課的學生僅占百分之十左右,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占百分之五,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生占大多數。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是現在高職數學教師面臨的一項研究課題。

2.高職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內容理論性強,實踐應用弱。高職數學課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涉及實際應用較少,學生對于數學課的感覺就是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導與計算。隨著時代發展,數學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讓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既要保證完成理論教學內容,又要顧及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是比較困難的。

(2)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目前,高職數學課的考核方式還是以試卷考核為主。試卷分數雖然可以檢驗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但對于高職學生而言,不僅要考核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更應該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分數論不適應現代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教師應更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與考核。

(3)課程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從高職學生的學情上來看,高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弱,更樂于動手實踐和操作,同時,高職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高職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發展,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授課,建立新的學習平臺,用新的教學方法授課。例如,教師可通過線上學習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用線下學習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培養交流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的平臺,使學生學有所獲。

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實踐

1.信息化教學實踐辦法

(1)建設完整配套的信息化教學平臺。信息化教學需依托互聯網建成在線課程教學平臺。線上教學的視頻課可引入合適的課程資源、案例等,使高職數學課程更具有實際應用性。另外,在線教學平臺還需要建設與課程配套的相關資源,如作業題庫、試題庫和案例庫等,以供學生學習使用。

(2)線下教學以翻轉課堂或混合式教學模式授課。線下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信息化教學手段授課。例如,課前教師將預習內容通過雨課堂發布給學生,學生在線完成課前預習;課上教師組織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分組討論,對學生的提問和學習總結做針對性講解和點評;課后學生在線上完成作業及測試。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過程和表現給予評價。

(3)多元化多層次的課程考核。高職數學課程的考核目的是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應更重視學習過程的考核。可將課程考核分為學習過程考核和學習結果考核。學習過程考核有預習完成率、出勤率、課堂討論參與度等;學習結果考核有隨堂測正確率、課后作業得分、試卷測試??己税匆患壷笜耍ňC合能力、知識認知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二級指標(數學素養、創新素質、知識理解、知識運用)根據學生的學情設置指標權重系數,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綜合評價。同時,課程考核的權重系數在實踐教學中還可根據不同的學情和教學要求作適當調整。

2.信息化教學效果

筆者從2018年下半年同專業的班級中抽取一個傳統教學班和一個信息化教學班,以期末考試成績計算平均值進行對比。傳統教學班期末考試平均分是68.5分,信息化教學班平均分是75.6分。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的效果要優于傳統教學。

結 語

信息化教學是與科技發展同步的創新型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高職院校教師應根據學生學情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不斷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為其未來發展與職業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如何理解信息化教學與教學信息化》,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muav.html,2013年3月11日。

[2]朱鵬華:《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32期,第41-43頁。

[3]黃會蕓:《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探討》,《無線互聯科技》2018年第19期,第75-76頁。

[4]曾慶珠:《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教育的研究》,《職業教育》(中旬刊)2016年第10期,第50-53頁。

[5]朱翠紅:《關于貫通培養項目基礎文化課信息化教學的探討——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為例》,《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8期,第215-217頁。

作者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