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策略探究
作者:劉 碩
發布時間:2020-03-10 15:39: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網絡媒體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同時也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徑,積極創新工作策略成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在簡要分析網絡媒體對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基礎上,系統總結出其促進高職院校輔導員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質量的現實價值,提出了高職院校輔導員應用網絡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具體策略,創新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提高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塑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與政治素養。
[關鍵詞]網絡環境 高職院校輔導員 思政教育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Gfy19-33)。
近年來,我國網絡媒體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普及,為人們帶來了海量的在線應用服務,并且諸如自媒體、主題網站之類的部分應用服務具有潛在的教育價值。高校教師本著“互聯網+教育”的思想,加強對網絡媒體的應用是新時期適應網絡發展環境、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思政工作是高職院校輔導員的一項基本任務,在網絡環境下,應積極探索“互聯網+思政教育”的良好策略,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和途徑,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機遇
1.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塑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引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為實踐。每一個目標都涉及大量的教育內容,需要搜集、整理課程知識,尤其是引入最新的政策制度、現實案例、影音信息,以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順利實現預期的思政教育目標。網絡媒體的特征之一便是擁有海量的信息內容,高職院校輔導員能夠從網絡空間中獲取大量的即時信息,甚至還能夠從網絡空間中了解其他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的方法和方案,汲取先進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符合實際情況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案,這無疑為高職院校輔導員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2.賦予豐富的教育手段
網絡環境提供了多樣化的應用服務,部分服務具有潛在性的思政教育價值。諸如QQ、微信等,其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渠道,公眾號、微博、易班等平臺為高職院校輔導員提供了發布主題性思政信息的重要渠道,騰訊視頻、愛奇藝之類的影音平臺為學生進行在線觀看、瀏覽相關的視頻資源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等。高職院校輔導員還能夠充分利用網絡空間中相關的應用服務,組織學生開展與思政教育有關的線上或者是線下活動。網絡環境具有無限延展的思政工作價值,高職院校輔導員如果能夠提高自身對網絡教育價值的重視,積極挖掘、嘗試網絡環境下的思政工作方式,則必然可以創設出更加多樣化、有效的思政工作方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發展的價值
1.增強思政教育內容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不是為了完成一項主體任務,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積極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素養,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性格與情感,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高職院校輔導員加強網絡媒體的應用程度,一方面能夠通過政府官網、媒體網站、影音等平臺搜集到大量的、即時性的政策制度、解讀信息、現實案例等,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思政方面的內容,從而使其具備與現實社會需求相吻合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素養。這些教育內容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對思政內容重要性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思政課程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輔導員也能夠在網絡中了解其他專家、學者、教師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方法和策略的建議及對策,借此進一步創新思政工作方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這可以改變傳統思政工作單純以說教、線下活動為主的單一甚至是枯燥的工作方式。
2.增強了思政教育過程的趣味性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思政工作存在排斥、抵觸的情緒,除了客觀上認為思政教育與個人專業學習不相關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思政教育內容陳舊,尤其是教育方式單一且以說教為主,缺少對學生主體認知和經驗的重視。這種輔導員“一言堂”式的思政工作方式不僅無法順利提升學生的思想觀念與政治素養,而且還會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網絡環境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樣化的方式,大大增強了思政教育過程的趣味性。一是能夠借助自媒體平臺,鼓勵學生圍繞著某一思政主題展開討論,為學生提供了發表個人觀點和看法的機會。二是充分借助各類影音平臺中豐富的視頻資源,鼓勵學生觀看、瀏覽與思政相關的視頻,諸如革命題材的電影、戰爭題材的紀錄片、政治題材的教育視頻等,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具趣味性。三是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等方面的優勢,組織學生發起與思政相關的網絡活動,諸如愛心傳遞、思政短視頻等,這就更進一步增強了思政教育工作的趣味性。
3.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思政教育是一項終身任務,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是在現階段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素養,而從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則還必須培養其獨立學習的意識和行為。常規的思政教育工作表現出輔導員“一言堂”的特征,學生處于被動聆聽、被動接受、被動參與的地位,很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很難為學生提供獨立學習的機會。網絡環境下的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方式則更加開放,輔導員除了可以借助各類應用服務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組織思政教育活動之外,也能夠創設多樣化的方式,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策劃和參與相關的思政學習和活動,諸如為學生設置一個思政主題,要求其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和案例,系統闡述個人對該思政主題的看法;充分借助抖音、微信、微博、易班平臺,要求學生自主創作與思政相關的文章和短視頻;也可以組織學生發起網絡活動等。以上這些活動均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1.以線下教學方案統領線上教學活動
網絡環境雖然為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帶來了多樣化的機遇,能夠有效地促進思政工作的發展,然而其在本質上提供的是工作資源和方式,是輔助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舉措。基于此,高職院校輔導員一定要清楚認識到網絡媒體的“輔助性”角色,嚴格按照預先制定的輔導員思政工作目標、內容、計劃、方案等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進而在實際工作中依據需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和應用網絡資源,輔助思政工作順利且高效實施,由此保證思政工作的規范性、系統性與高效性,最終順利實現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目標,避免單純依賴網絡應用服務所帶來的思政工作方案不健全、思政教育內容碎片化、思政教育效果初級性的問題。因此,以線下教學方案統領線上教學活動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借助網絡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所應秉持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提高對網絡媒體思政教育應用質量和效率的前提所在。
2.整合規劃線上與線下思政教育方式
網絡環境為高職院校輔導員提供了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與趣味性的思政教育方式,但也并不能因此而“一刀切”地全盤否定常規的線下思政教育工作方法,諸如思政課堂教育、班會主題討論、校內公共活動、校外思政實踐等。這些方法是在長期思政教育工作中所積累起來的,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機制,甚至是建構起了完整的軟硬件資源,在具體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價值。基于此,高職院校輔導員應整合實施線上與線下思政教育方式,充分發揮各類思政工作方法的優勢,結合具體的思政工作目標和要求,綜合實施思政工作活動。諸如開展班會主題討論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先在網絡搜集相關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而在班會期間展開討論,也可以指定一名學生圍繞著思政主題而在網絡搜集相關資源,制作成PPT課件,在班會期間進行主題講解活動。整合實施線上與線下思政教育方式能夠充分借助兩類工作方式的優勢提高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3.系統規劃線上思政教育方式和計劃
高職院校輔導員也可以將網絡平臺作為獨立的或者是主體的思政工作渠道,借此開展相關的思政工作活動。然而,一方面網絡媒體促使輔導員和學生處于不同的環境中,弱化了輔導員對學生的指導、督促與監督;另一方面網絡媒體中的思政教育活動大都表現出參與人員多、時間跨度大、過程復雜的問題,增加了網絡環境下思政工作的難度。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借助網絡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必須有系統規劃。以QQ、微信等開展思政主題討論活動為例,輔導員必須率先定位主題討論的核心目標,即希望通過這樣的主題討論活動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產生什么樣的價值;隨后據此制定出明確的思政討論話題,該話題要具有時效性、趣味性、爭議性,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政主題討論活動;在具體討論過程中,輔導員還必須根據討論內容、主要觀點及氛圍拋出新話題,或者引入新觀點,引導討論走向,從而順利發揮思政主題討論應用的教育價值。在此過程中,輔導員還必須關注學生的狀態,采用提問、提醒的方式,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討論。因此,這要求高職院校輔導員必須進行系統的策劃。
“互聯網+教育”是我國教育創新與發展的重要趨勢,高職院校輔導員也應順應這一趨勢,探索“互聯網+思政工作”策略。從根本上來說,網絡環境為高職輔導員思政工作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和豐富的教育手段,能夠增強思政教育內容的實效性,強化思政教育過程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行為,對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此,高職院校輔導員需要以線下教學方案統領線上教學活動,整合實施線上與線下思政教育方式,系統規劃線上思政教育方式和計劃,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媒體思政教育的價值,從而在網絡時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素養。
參考文獻:
[1]劉俊敏:《高職思政教育互動式實踐指導》,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2]庾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角色互構的效能、問題及對策》,《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年第10期,第22-24頁。
[3]靖雯:《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功能的實現》,《課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第35-37頁。
作者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