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教學之刃,斬沿路荊棘——芻議創新教育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應用
作者:張 玉
發布時間:2020-03-10 14:37: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課程已逐漸發展成為小學的必修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行創新教育是小學信息技術改革的重點和亮點,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創新教育就是打破傳統教育理念,以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率為目標,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創新教育的實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發展,以創新的課程導入,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創新。
一、轉變理念,創新教學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應從轉變教育理念出發,創新并完善當前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為目標,為學生今后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挖掘課本內容,優化教學活動,教授學生技能知識的同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學中教師還要不斷優化和完善現有教學模式,充分整合教學資源,靈活轉變教學模式,組織開展具有啟發性及探索性的教學活動,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以實現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
二、課前導入,激發興趣
小學生思維模式還不夠完善,他們認為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學習過于枯燥、難以理解,且小學生天性活潑、自制力差,教學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鑒于以上情況,有效的課程導入是教學開展的第一步,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步驟。但從效果來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進行課程導入,教學直奔主題,學生面對此情況很難將注意力全部放在教學中,嚴重影響了高效課堂的開展。因此,教師要善于應用課堂導入,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或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文字編輯”教學中,很多學生認為文字編輯只是打字,內容枯燥無趣,此時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播放相關的視頻短片,讓學生通過視頻認識到文字編輯的重要性和價值。或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參與打字競賽,以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自主學習,突出實踐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對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及應用的廣泛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其次,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如畫圖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為母親制作一份節日賀卡,學生對母親的愛就是主動學習、積極制作的動力,同時學生還可以制作教師節賀卡,送給老師來表達自己對她的敬愛。通過整個教學活動既實現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對學生的德育起到了一定的影響,讓學生能夠知感恩、懂知足。
四、創新教學,寓教于樂
素質教育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信息技術教學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目標,實行創新教育模式,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中教師以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進行教學,為學生布置共同的任務,通過分組合作完成,實現同學間的合作學習、交流共享、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或者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如在“打字指法”訓練時,教師就可借助金山打字中的游戲環節,改變以往枯燥的指法訓練,讓學生在游戲中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信息技術的創新教育其實就是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改的發展,使得小學信息技術發生重大變革,信息技術教學為滿足當前社會日益發展的需求,教師應不斷對教學理念和模式做出創新,打破傳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局限性,發揮創新教育的優勢,在教學課堂上以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導入、創新教學模式為目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開展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