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科國際認證已經成為商學院具有國際水準的證明,是世界一流商學院的標志。基于商科國際認證體系梳理并制訂商學院的建設標準和依據,成為目前各類商學院辦學所遵循和追求的目標。建設一流商學院及學科,需要根據院校綜合實力及辦學特色進行全面評估,選擇適合并能進一步推動自身發展的國際認證指標體系。本文在研究EPAS國際認證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基于西安歐亞學院商科國際化實踐經驗,提出一套適合陜西省應用型高校商科專業進行國際化建設的路徑,既可看齊國際優秀學府,尋找標桿院校學習借鑒,又能立足本校、本院特色和優勢專業,以國際認證體系的標準來規范、引領商科院校發展,使其成為商學院走向卓越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EPAS國際認證 商科專業建設 應用型 國際化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重點項目《陜西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本土化國際教育模式研究》(項目編號:XGH19012)。

引 言

商科重視國際化教育由來已久,隨著歐美專業認證制度的日臻成熟及國內高校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申請三大全球權威商學院認證體系AACSB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EQUIS(The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和AMBA(Association of MBAs)國際認證,已經成為國內頂尖高校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要目標和實現路徑。但目前我國僅有少數研究型大學和理工類院校商學院通過了以上三大商學院認證。自2004年中歐商學院成為我國首家獲得EQUIS國際權威認證的商學院以來,截至2018年1月,我國僅有45家商學院通過了三大國際認證。總體看來,獲得三大國際認證的高校中“985”大學占到了總體的58%,“211”大學占到了總體的82%,其中又以綜合類、理工類研究型大學為主,而地方應用型高校商學院在此領域鮮有突破,參與國際認證的進程比較緩慢。

如何解決以上問題,成為應用型高校商學院國際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一環。隨著對于國際商科認證的持續研究及國內高校的實踐探索,一項適合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認證的指標體系——EPAS(EFMD Programme Accreditation System)為越來越多的高校所熟知,成為應用型高校進行國際化專業建設對標的重要指標體系。

EPAS國際認證在我國高校的開展情況

1.EPAS的基本情況

EPAS專業認證體系于2005年6月正式推出,為滿足高質量商科國際化專業建設的需求而建立,是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European Foundation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開展針對項目的國際性教育質量認證體系之一。EPAS以專業評估為對象,重點評估商科專業建設的學術嚴謹性、實踐相關性及國際化程度。

2.EPAS在我國高校的開展情況及標桿介紹

由于EPAS國際認證進入我國的時間較晚,目前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截至2019年1月,在全球范圍內共有來自38個國家的79所高校的108個專業獲得了EPAS國際認證,其中78%為歐洲高校,亞洲高校有9所,占到總體的8%。在我國僅有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及汕頭大學商學院的相關專業獲得此認證。本文以汕頭大學商學院作為本土國際化高校的標桿學校進行深入剖析。

汕頭大學商學院于2012年2月獲得EPAS國際認證,工商管理大類本科專業成為亞洲地區首次獲得EPAS國際認證的本科專業。2015年2月,汕大商學院全部本科專業獲得EPAS國際認證。汕頭大學商學院在國際認證的實施階段,按照歐洲EFMD國際認證組織的專業建設要求與標準,全面推進學院各維度建設,與一批世界知名商學院建立合作關系,提升學生參加國際交流、短期學習和各類比賽的比例。學院師資隊伍的國際化程度和職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教師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畢業生長期受到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的歡迎。

EPAS國際認證指標體系解析及與商科專業建設的協同作用

1.EPAS國際認證的指標體系解析

根據EFMD國際認證委員會2018年關于EPAS認證的最新標準與指標體系,將商科相關專業的認證聚焦在學校、學院及外部環境和專業設計、專業實施、專業結果、質量保障五個維度。

第一,學校、學院及外部環境維度。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必須有明確的戰略作指導,且此發展戰略具有較強的連貫性;擁有適合教學水平的教學設施和師資。

第二,專業設計維度。明確認證專業的專業目標,以及這些目標與學校目標及戰略的相關性;明確應如何滿足專業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課程設計如何達成預期學習成果,是否具有一定的學術深度和嚴謹度,是否引用了前沿研究,是否和商業實踐相結合等。教學模式如何滿足目標市場的學生需求和專業目標的需要,怎樣創造國際化教學的體驗。

第三,專業實施維度。需要說明本科培養項目對學生的調查、篩選和錄取步驟,實際錄取的學生素質和目標錄取的學生素質是否相匹配。學院是否采用了多樣化的、廣泛的學習指導和教學方法,這些方法如何對本科生培養項目的目標提供支持,以及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科技的程度等。學院是否對課程參與者發展個人學習技能提供了足夠的支持;本科生培養項目中是否有一個總體的教育目標,是否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可遷移至多領域的才干與技能。在國際化方面,學院是否引進國際師資、與國際一流大學合作,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國際學習體驗并積極吸引國際學生。學院在企業界和商業界建立了哪些聯系,這些聯系是如何選擇和管理的,學院級和專業級的ERS(Ethic、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政策是如何實施的等。

第四,專業結果維度。需要認證專業證明考核制度是否明確地保證了ILOs(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課程已經實施,并確保ILOs的實施質量。畢業生是否具備了從課程中應該獲得的素質;對畢業生有怎樣的校友服務,以及是否有證據表明該專業具有較高的國家地位及國際地位。

第五,質量保障維度。需要說明學院在該專業中采用了何種正式的制度質量保證體系,它對實現該院的發展規劃目標有何貢獻。學院擁有怎樣的組織結構以支持專業項目設計和評估的流程。從學生對教師個人的評價中產生了什么樣的質量信息,以及管理人員如何評估教與學的效果等。

2.EPAS國際認證對商科專業建設的協同作用

第一,EPAS為國內商科專業國際化建設的流程改進提供了指導依據。EPAS認證流程鼓勵學院在其評價標準與細則的指導下重新評估和革新專業建設。

第二,為國內商科專業品牌的提升提供了平臺。EPAS國際認證可為學院在國際院校平臺中帶來較高的國際聲譽。

第三,為國內商科專業共享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提供了保障。學院可參與并使用EPAS平臺,與國際認證院校進行交流與學習。

基于EPAS國際認證的陜西省應用型高校商科國際化建設

對于地方應用型高校商科國際化建設而言,一方面需要系統地學習和實施EPAS國際認證體系,另一方面也要找準發力點,逐個突破,持續改進。結合此類高校實際發展情況,本文將從“學院戰略及管理、國際化程度、師資、課程設計、與企業的聯系及ERS道德倫理、責任與可持續”六項EPAS國際認證重點評價維度進行商科國際化建設路徑分析。

EPAS國際認證指標在專業建設各維度的觀測點

第一,商科國際認證體系關注學院戰略及管理,要求商學院辦學必須具備明確的使命,重視戰略規劃在學校發展中的作用。第二,商科國際認證體系重視商科國際化的水平與程度。引導學院選擇優質戰略合作伙伴,積極拓展常規合作伙伴,引進國際師資并展開師生互換,為師生提供國際學習的良好體驗,同時還要吸引國際學生。第三,商科國際認證體系要求優化教師職稱結構,注重教師的多樣化,并維持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及可持續增長;注重不同類型教師比例協調發展。第四,商科國際認證體系要求學院重視課程設計。學院的課程設計理念應具有全局觀,能清楚地解釋學生為什么要學習這些課程以及學完后能夠做什么。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行為、國際化視角及其對企業界的理解與社會責任;強調課程設計的專業學術性和精確性。第五,商科國際認證體系強調深化與企業雇主的密切合作。注重校企合作項目反哺教學、提升學生就業質量的最終目標;關注項目中師生參與度的提升,并成立專業的發展委員會進行統籌規劃及管理;重視業內人士的輸出結果等。第六,商科國際認證體系要求商學院在辦學過程中重視ERS道德倫理、責任與可持續。在人才培養中融入道德倫理、責任、可持續的元素。將全球思維、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綠色營銷、非盈利營銷等理念融入課程,通過慈善營銷方案競賽、國際志愿者項目及關愛綠色校園項目等實現ERS的目標。

結 語

縱觀目前國內高校商科發展的趨勢,通過國際化實現卓越的教學質量、打造一流的專業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密切與企業間的項目合作、實現學院制訂的總體戰略規劃已經成為商學院學科建設的必經之路。高校應深入研究并實踐國際認證指標體系,不盲目跟隨與復制,真正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能夠促進專業學科建設的國際一流商科建設指標體系。商學院只有在認真理清自身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有機植入和使用國際認證指標體系及相關資源,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通向卓越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秦雍、周繼良、張金龍:《商學教育國際認證體系與我國商學一流學科建設的路徑選擇》,《教育科研》2019年第2期,第49-54頁。

[2]周博、王若璇、于躍:《國際認證對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借鑒與促進——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為例》,《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9年第4期,第80-83頁。

[3]高耀麗、孟潔、范露露:《中外高等商學教育認證標準的比較研究》,《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4年第4期,第18-22頁。

[4]申志永、袁素娟、田澤中、韓占東:《論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機構成》,《教育現代化》2019年第6期,第1-2頁。

[5]黃斌:《中外商學教育發展的比較分析及其啟示》,《對外經貿》2012年第6期,第133-135頁。

[6]EFMD. EQUIS Standards & Criteria 2018, https://www.efmd.org/images/stories/efmd/EPAS/2018/EPAS_Standards_and_Criteria.pdf.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