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特征和策略
作者:嚴 凰 文志軍
發布時間:2020-03-09 14:09: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學生管理無論是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還是在管理內容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更好地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明確高校學生管理在大數據信息化機制下所必須具備的特征,從而更好地引導高校制定合理的、科學化的學生管理工作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高校學生管理 工作信息化
基金項目:2019年陜西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主題教育、公寓黨建、校園定向”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項目編號:2019FXM09)。
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化技術推動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的高校學生管理不只是要強調高校對于學生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還要強調對學生管理的科學化,通過大數據的信息化技術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的影響和作用
高校在學生管理方面采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的初衷在于利用大數據對學生學習和學校生活的數據獲取進行科學化分析,以制定出更加科學化、精準化、個性化的學生發展方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術運用和信息化建設,并不是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形式和機制上進行簡單的科技化,而是通過信息化技術進一步強化對于學生學習、發展的科學導向,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只是條件,并不是對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進行的監控。大數據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化技術的建設和發展是高校教育發展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必然,尤其現在的學生越來越多地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和生活,高校對學生成長的關心,需要利用有效的媒介和手段去了解學生發展的動態。對學生學習數據的采集是簡單的,但是如何追蹤學生的思想數據,這才是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所在。高校對校園網絡數據的有效獲取和分析,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行為動態,以此為基礎,高校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行為的異常來采取相應的輔導和教育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和生活上的問題,保證學生發展和生活的有序化。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所重視的。建立有效的大數據信息化平臺,通過學生自我的反饋形成對學生行為心理的監控,高校能夠準確把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科學化的援助。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來說,大數據下的學生管理信息化,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愛好,制定出科學化、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引導學生的科學化學習,避免學生學習的制式化,同時個性化學習也會增強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全面發展。在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方面,信息化技術能夠根據學生課堂參與、課業完成、考試等方面的數據分析,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化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學習建議,避免了高校對學生評價一味追求考試成績。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特長,有的考試成績比較突出,有的社會實踐比較強,學校和教師應當全面看待學生的學習效果,給予學生綜合的學習評價和建議,以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與發展。
開展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首先面對的是學生數據收集問題,學生對自主權和個人隱私看得特別重,要做好學生管理的數據收集,就要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讓學生了解和認同信息化管理數據的作用,但是如何在學生隱私和信息化共享數據間實現平衡,需要高校切實做好學生管理信息化數據處理工作的科學化和透明化,以保障學生的權益。就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而言,無論是從信息化設施的硬件,還是學校和教師在信息化管理上的思想認識,仍然還沒有做到學生管理與技術應用上的協調。高校對信息化設備的采購和應用還停留在應用技術的表面,無法真正結合高校學生管理的個性化需求,即使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學生信息化管理機制,做到了對學生學習、生活數據的收集,但是如何針對這些數據開展有效的運用,在這方面高校沒有相應專業的教師隊伍和人才隊伍作為保障,也就很難做到信息化學生管理真正價值的實現。無論是高校對學生信息化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還是學校應用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仍然還需要高校做好相應的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具備的特征
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應當實現大數據信息化的系統功能,確保獲取學生學習、生活動態數據的準確性和應用的科學性,同時實現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對高校原來學生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滿足高校學生管理和學生發展的需求。另外,大數據下的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要引導學生教育和發展的新方向,以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作為契機,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獲得有益的發展。
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首要特征在于實現高校管理的信息數據處理功能,重視和強調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原則。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要搭建好相對完善、適用于高校學生管理的數據庫信息化平臺,將數據庫建設應用于高校所有工作范圍內,確保學生管理范圍覆蓋和數據的全面性,并且高校要搭建好相應的大數據信息化的服務器和軟件,確保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可操作性。完備的學生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當實現系統管理、數據錄入、數據分析等一些基本功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細化和管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各類信息。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原則應當建立在高校職能部門的體系之上,并且作為提升高校各職能部門的運作效率和拓展工作效果的延伸手段。有效的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協調高校各部門的工作職能和工作內容,提升關于學生工作的工作效率。學生管理系統的信息化,要整合或刪除高校職能部門之間重復的功能和工作內容,當然,這是以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已經深入到高校各個職能部門之中作為前提的。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首要目的是希望利用信息化系統來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學生管理的信息化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這是服務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前提。
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能夠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從而實現高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的多樣性。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第二個特征是通過引導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更好地滿足學生和高校發展的需要。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通過學生數據的采集、歸類、整合,能夠更好地滿足高校對學生的評定,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的生活需求和教育需求。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是簡單的大數據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而是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科學的教育工作,建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秩序,更好地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科學化和人性化。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在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生活需求,更好地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以人為本。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要實現高校管理和學生管理的多樣性,以信息化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便利的條件,同時搭建起高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互動式的管理交流形式,擺脫以往高校學生管理的強制性和上下級之分,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建立新型融洽的管理關系,實現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好地滿足和引導學生的發展需求。
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也是迎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代化建設的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實際上是為了實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教育工作,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謀而合,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要添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本質,創建關于學生教育引導的協同機制,以學生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創新教育學生的形式,從而拓寬高校現代化教育的實踐路徑。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應當在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上得到普及和擴展,高校要利用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平臺,提供更加豐富的、更加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的資源,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管理和學校建設當中,以具體的實踐促進個人的發展。
開展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具體路徑和對策
高校要不斷深化學生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優化和拓展高校范圍內的信息化水平。高校對學生管理信息化體系的建設,要根據高校自身學生管理的發展現狀,引進和開發具有高校特色的學生管理信息化軟件。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應當以解決高校當下的學生管理和學生教育問題作為出發點,以問題意識推動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高校要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范圍,以數據的有效收集和分析去發現學生管理問題下的學生學習和思想教育問題,以信息化的綜合管理作為契機,實現對學生管理和教育的科學化、定制化、個性化,不斷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信息的處理是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重點,高校要重視學生數據的保密性,尊重學生的隱私權,同時以嚴格的制度保證高校和教師對學生數據的應用。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是建立在信息化系統的硬件機制之上,另一方面是高校和專業人員對學生管理系統的操作和運用,也是衡量高校學生管理系統信息化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逐步實現校內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數據化,從而更好地引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化和科學化。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引導學生在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中的學習和發展。學生雖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化應用技能,但是高校作為一個整體的管理系統,它對學生管理工作是有序化和科學化的,高校應當引導學生科學地運用校內信息化手段,不斷學習和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知識和技能,利用信息化技術有效地引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應當在高校信息化平臺中主動提出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困惑,讓學校和教師能夠及時解決問題。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實際上也是一種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民主實踐,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上的發聲,向學校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而學校也應當根據學生的發展要求和問題的提出,給予合理的解決方案,在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平臺上,高校、教師和學生可以展開平等、直接的溝通,這也增強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自主能動意識。
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要不斷拓展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功能性,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不只是為了實現學生的管理工作,高校應當將它發展成為數字化、數據體系的線上高校,成為師生信息化的學習工作平臺。高校建立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統,要重視學生發展數據的價值,將學生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作為教育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參考,以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的數據動態所揭示出的學生發展問題,作為高校管理和發展的階段性任務,科學化地引導學生的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要不斷嘗試學生管理的新形式,將學生管理工作融入到校園建設當中,實現學生管理、學生發展和高校發展的同步性。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應當實現高校各職能部門資源的信息化整合,將各部門的學生服務工作透明化、效率化,并且保障各職能部門之間有效溝通聯系,以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平臺作為協同辦公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實現相互監督。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能夠為高校學生管理、高校系統管理和教育管理提供科學化的決策指引,能夠促進高校管理決策和發展決策的科學化,從而更好地維護好高校的教育環境和秩序,保障學生的教育和發展權益。
參考文獻:
[1]王謙:《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探究》,《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第55-57頁。
[2]胥文勛:《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第53-56頁。
[3]李燕、王靜、趙仲麟、頓文濤、袁超:《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農業網絡信息》2013年第1期,第123-125頁。
[4]施慶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分析》,《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第8期,第187-188頁。
作者單位:西安郵電大學 陜西西安
中國人民解放軍93066部隊 黑龍江牡丹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