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從小接受古詩的熏陶,不僅能增強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感受力,更能促進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幼兒的愛國之情。而幼兒時期正是兒童記憶能力最強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大量記誦古詩,既可以讓幼兒的口齒清晰流暢,又能讓幼兒品味古詩的語言美和韻律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

結合我園古詩詞誦讀活動及自己的幼兒語言教學經驗,我發現促使幼兒對古詩感興趣的關鍵是教師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此,我運用“圖片展示—故事講述—情景表演—動作創編—復習鞏固”的方法進行古詩詞教學。現以古詩《小兒垂釣》為例進行詳細闡述。

一、觀察圖畫

3-6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因此用圖畫再現古詩情境,把古詩內容形象化,是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最直觀的手段。首先,在正式學習古詩《小兒垂釣》之前,我會將古詩所呈現的意境及內容用多媒體圖片展示出來,先出示完整的畫面,讓幼兒仔細觀察并大膽講述畫面上都有哪些內容。在幼兒領悟到完整的畫面內容之后,教師再分組出示畫面,每一幅圖畫對應著相應的詩句,讓幼兒看看有幾句,數一數每句有幾個字。與此同時,教師誦讀古詩,讓幼兒感受古詩獨特的節奏和韻律。

圖畫展示階段,主要是讓幼兒對古詩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大致了解所學古詩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二、故事講述

故事是幼兒百聽不厭并且易于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我經常把幼兒難以理解的古詩內容編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并且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從故事中理解古詩內容。

幼兒對事物的認知總是直觀表面的,只有在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下才能對事物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基于此,我在故事講述環節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先請幼兒自由講述,之后教師根據幼兒的發言作總結,最后教師再為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我將《小兒垂釣》這首詩改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幼兒園里有個小男孩,叫娃娃。娃娃總是亂竄座位,上課也不認真聽講。這天下午上畫畫課的時候,大家都在認真地畫畫,娃娃卻說“我不會畫”,然后跑到建構區玩玩具,一會兒又鉆到桌子底下爬來爬去。老師看到了,走過來讓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畫畫。他嘟囔著說:“我就是在畫畫呀,我累了,一會兒再畫。”老師聽了娃娃的話,嘆了口氣,于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在河邊釣魚,蝴蝶在他身邊飛舞,他沒有亂動。蜻蜓也來了,圍著他團團轉,他還是認真釣魚。過了一會兒,一個路人向他問路,他覺得不回復對方很不禮貌,但是他也不想因為說話嚇跑水里的魚兒,因此就遠遠地向路人擺了擺手。路人心想: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吭聲呢?沒過多久,小男孩終于釣上了一條大魚,拿給路人看。路人稱贊道:“只要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肯定會成功的。”小男孩聽了很高興,帶著小魚開開心心地回家了。娃娃聽完老師講的故事,羞澀地低下了頭,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拿起畫筆開始畫畫了。

這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會加深幼兒對古詩內容的理解。

三、情景表演

教師創設情景,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釣魚的男孩,另一人扮演問路的路人,將古詩中小兒垂釣的畫面演出來。因為是幼兒自己扮演角色,所以古詩中的角色不再是畫面上冷冰冰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的同伴,這樣幼兒對古詩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就加深了內心體驗。

在故事表演過程中,幼兒不僅加深了內心體驗,感悟到了古詩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同時也體驗了用動作、表情和姿態與他人交流的樂趣。

四、動作創編

在幼兒理解了古詩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請幼兒為古詩創編動作。讓幼兒用動作方式來表現古詩內容,既可以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可以調動幼兒學習古詩的積極性,且能加深幼兒對古詩的理解。

幼兒根據詩句“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積極主動地創編出動作:雙手握拳胳膊向前伸平做釣魚動作,一只手釣魚,一只手向遠處招手,然后捂住嘴巴不敢說話。用這些細節動作去展現小男孩認真專注釣魚的情景。

五、復習鞏固

復習鞏固古詩的方法有多種。我經常使用的方法有:游戲法、配樂吟詩法。

游戲法,即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古詩教學。如古詩接龍,即教師說前半句,幼兒接后半句;根據詩句數,請相同數量的幼兒上臺,每人一句接龍。再如我是古詩小老師,即請幼兒當小老師,老師當小朋友,跟小老師誦讀古詩。此方法能夠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感受誦讀古詩的樂趣,從而更好地吟誦古詩。

配樂吟詩法,以特有的旋律和節奏塑造出音樂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我在朗誦《小兒垂釣》時,經常為幼兒搭配與古詩的意境較為符合的古樂或輕音樂。在幼兒自由活動時間也播放這些音樂,讓幼兒不斷學習鞏固。在用音樂渲染的情境中,幼兒往往不自覺地就會輕輕吟誦起這首詩。

在反復鞏固之后,幼兒都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誦出《小兒垂釣》這首詩,并且會背誦。

我深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我比較注重古詩的教學,重在讓孩子感受與欣賞,同時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鞏固復習,讓幼兒進一步理解詩中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

除了以上教學形式外,在一日生活中我們還利用碎片化時間帶領孩子進行鞏固復習,如在餐前準備、外出活動后、離園前等時間組織幼兒進行誦讀。我們還通過家園橋梁,請家長在家里配合幼兒園的活動,讓幼兒為家人進行古詩背誦展示,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筑夢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