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田野上飄香的薺菜
作者:孟憲春
發布時間:2020-03-08 11:18: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徜徉在時光隧道的深處,金色的童年于我已遙遙無期。那曾經的懵懂無知,那曾經的歡樂和艱難,雖浸潤了太多歲月的滄桑,然而于我,卻是一種歷練,一份美好的回憶。歲月的刀刃,在我額頭上刻下的道道印痕,仍在不知疲倦地講訴著童年的一件件往事。童年中挖薺菜的日子是最難忘的,雖然時隔已久,想起它,腦海里依舊是那么清晰,那么引人陶醉。它不光是一件童年趣事,這個過程能詮釋出很多生活的內涵和時代的變遷。
當和煦的春風染綠原野時,三秦大地的山坡、田埂、地頭,總是流淌著沁人心脾的野菜香。春風拂過,淡淡的、清幽的香,彌漫在恬靜的小河旁,彌漫在鄉間小道上。那絲絲野菜的香味,沾著晶瑩的水珠,帶著春天的氣息,在歲月中悠悠飄散。最先給人們報春的是薺菜。這種野菜,生命力極其頑強,溝壑邊大路旁田野里地頭上,不管你是肥田還是瘦地,只要是有野草生長的地方,就會葳蕤滋生,它就像一棵棵毫不起眼的小草。不管你在意不在意,它都會驕傲地生長著。而且它比較好辨認,剛出土時它恣意地向四方伸展著對生葉片,牢牢地趴在地皮上,一簇簇全都穿上翠綠的外衣,一片片嫩綠細長的齒葉,服帖地躺在地面上,一點點鵝黃的花瓣,在春風中輕輕地搖曳,搖出醉人的清香。正是這個時候,童年時期的我和薺菜結下了不解之緣,家鄉的黃土地不但養育了憨厚、樸實,與天奮斗的辛勤耕耘的先民,而且厚厚的黃土上面,一年四季都生長著品種繁多的各種野菜。歲歲年年,棵棵都充滿著無限的生機,片片葉兒,都滲透著濃濃的鄉土、深情。在家鄉,薺菜是春天里最有營養的野菜。在那些青黃不接、缺吃少喝的歲月里,薺菜還充當過充饑“救濟糧”的角色。它隨處可見,遍地可尋,足以裹腹活命。它色澤油綠、清香甘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做法多樣,無私地饋贈給父老鄉親。
小時候,我都會和母親一起,挎著一個小竹籠,拿一把小鐵鏟,一棵又一棵,一把又一把, 慢慢地鏟挖,整個農歷二月,有半個月是薺菜采摘的最佳期。薺菜一般貼著地面,十幾片葉子輻射著長成一朵綻放的煙花。對于初挖者來說,找薺菜可不是容易的事,因為薺菜像一位愛梳妝打扮的少女,不斷地變化著自己的面容。它的葉子會根據不同的環境變化出不同的顏色:翠綠的、墨綠、棕褐色、灰紫色的。葉子的形狀也變化多端,有鋸齒狀的,有菠菜狀的,有魚刺狀的等等。因為薺菜的這些變化和偽裝,讓挖薺菜這件原本單調的事變成了趣味盎然的游戲,很多次不經意間找到一大叢薺菜的驚喜,比吃到薺菜做的美味更讓人激動。挖回來的薺菜放滿了整個桌子,一家人圍坐在桌前挑的挑、擇的擇、洗的洗,或拌或蒸或包苞谷面和黑面混合的餃子。薺菜包餃子,把薺菜剁碎,擠出菜屑里的菜汁兒,濃綠似油,用以和面,透著淡淡的清香。涼拌薺菜,就是把薺菜洗干凈后用開水燙一下,再用涼水沖一下,稍濾干水后放盤里,把蒜泥、辣椒用一點點熱棉籽油調好后,澆在薺菜上,放上鹽,一盤清香可口的涼拌薺菜就做好了,這時全家人坐在一起,一邊回味著挖薺菜的樂趣,一邊品嘗著薺菜的清香,吃的是薺菜,享受的是親情,滿口薺菜香,那悠遠的香味蕩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
薺菜俗名地地菜,味微苦,卻帶著泥土芬芳和天然清香,自古很受人們喜愛。春食薺菜,我國民間由來已久,《詩經》中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一些文人墨客也留下了關于食薺菜的詩文,常在詩詞歌賦中覓得薺菜芳蹤,信手拈來。白居易有詩云:“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标懹我灿性娫唬骸皻堁┏跸j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 據資料記載,薺菜不但營養豐富,含有十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并富有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它所含有的胡蘿卜素與胡蘿卜相等,維生素C含量也很高,烹調后清香飄逸,鮮美可口。而且,薺菜還是一種療效明顯的中藥,它味甘、性微寒,有止血解毒、降壓利尿、清腸明目等功效。適合用于高血壓、眼底出血、齡齦出血、產后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等,對治療痢疾、腸炎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我對家鄉的薺菜有一種別樣的情愫。在家鄉,薺菜是報春的野菜,春風輕輕拂過,當輕巧的燕子的身影在窗外滑過,最早醒來的是薺菜,它匍匐在河邊溝渠的坡地上,一團一簇的新綠。每當看到墨綠的薺菜,我就知道,春天來了!“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在《鷓鴣天》這首詞中的詩句,是對薺菜最美的禮贊。紅梅報春,歷來是文人雅士吟誦和謳歌的永恒主題。田頭野菜,草根薺菜,樸實平淡,也是報春的信使。若將紅梅比作鴻儒,薺菜就是白丁,嬌小玲瓏的薺菜在冬天就開始孕育。它匍地而生,深深地扎根于厚厚的泥土之中,隱匿在殘雪薄冰下,忍受著天寒地凍,巴掌大小的身軀,卻和松柏一樣頑強生存著,地不分天南海北,土不論肥瘠,山野、田頭、壟邊、旮旮旯旯有土的地方,幾乎都有它們的身影。不爭俏,接地氣,悄悄地將春的氣息傳遞給人們。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鄉村田野地頭的薺菜便長得很嫩綠了,即使大雪覆蓋,它照樣鮮活,薺菜不卑不亢,不驕不躁,不怨天尤人,不擇地而棲,都一如既往地生根、發芽,用生命的力量,回報著大地的饋贈,成為春天人們的救命糧和美味佳肴。晚春時節,薺菜會變老,開始從中間起苔,亭亭玉立,頂上開出潔白的小花兒,被風一吹,就像是無數個銀星在閃爍。遠遠望去,隨風搖曳,婀娜多姿。之后,大地便蕩漾在芳香四溢的春色里,桃花、杏花、梨花爭寵似的綻放撩人,沒人再去留意一種野菜花的蹤跡。然而寒冬之后,冰雪融化,薺菜似乎把一冬天的等待化成了春意盎然??萑~下,麥田里,一棵棵薺菜飽經風吹日曬和料峭春寒,正展示著它們青春的光彩,張揚著生命的無限活力,它又悄悄地染綠了大地。這,或許就是薺菜一種品格的象征。
“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上中學時,自豪而充滿激情的歌聲還在耳畔回響,往事卻已依稀,歲月的列車駛進了新一年的春天,現在的生活好了,正是這個時節,吃點野菜點綴一下飲食倒是成了時尚,那些自然生長、無公害、綠色的薺菜,隨著時代的變遷,也身價倍增,曾經過去只是鄉下人,為了充饑的野菜,都已成為今天都市人餐桌上最青睞的一道道美食,家鄉的薺菜由田間地頭的野菜成為餐桌新寵,完成了野菜到特色營養菜的華麗轉身。人們對薺菜感情深厚,就像面對一壇陳年瓊漿,一部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人們在飽餐了肥膩,甘濃的美宴之后,清香、素凈的薺菜,更能顯現出誘人的魅力。小小一棵薺菜,見證了人們由“吃不飽”到“吃得好”的生活改變,也見證了我的家鄉由貧窮奔向小康的時代變遷。
歲月匆匆,一晃那個吃薺菜是饑荒代名詞的時代已經走遠了,今天,薺菜又成了時尚的寵兒。這個自然的回歸,折射出時代的匆匆變遷,給人以無窮無盡的深層思考。想過去,看現在,不忘過去,珍惜現在,向往未來,我的心中就永遠充滿綠色,生活也就飄溢著家鄉薺菜的清香,心中對薺菜那份濃濃的情結,隨時都會油然而生,各種苦澀、歡樂、甜蜜、溫馨挖薺菜、吃薺菜餃子的情景,都已經成為我一生中刻骨銘心、歲月中永恒的記憶。這些記憶似乎已在時光里塵封,但每當春風吹來,這些碎片還是會叮當搖曳,情不自禁地將思緒拉回,去追念那逝去的童年時光,品味那薺菜獨特的魅力。每當薺菜飄香之時,在去野外踏青的同時,帶上挖薺菜的工具,沐浴著燦爛的春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有些疲憊的身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虿叫谢蝌T車或開車,選擇田間地頭,溝邊小路旁,蹲下去半天一晌,然后滿載而歸,既賞春踏青,又收獲了新鮮的薺菜。此時,敞懷擁抱著明媚陽光,看著薺菜從松軟的泥土里拱出嫩芽,碰觸春日融融里的一縷微涼,握著家鄉芬香的泥土,那份喜悅,那份情緣,那份失落之后的找回,那種感恩大自然、感恩新時代的心情,是多么愜意,又是多么幸福。
作者單位: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技工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