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回首從教四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幾多辛苦、幾多收獲,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切又顯得如此匆忙。

6歲那年,我上了村里的民辦小學。雖然年齡偏小,但老師對我呵護有加,把我的位置放在講臺旁,因此也使我的成績不亞于那些大孩子。從那時起,便覺得老師不僅是最偉大的人,更是最可親、最可敬的人。于是,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愿望,便在我心里萌芽。

初中畢業時,通過嚴格的升學考試,我以優異的成績被新溝高中錄取。之后,我努力學習,朝著夢想奮力拼搏,可惜夢想與現實總會存在落差,高二時由于家境貧寒,無奈之下,我被迫放棄學業,只拿到了肄業證,這無疑摧毀了我的美夢,也使我的雄心壯志灰飛煙滅。后來看到同齡人紛紛考上大學,那種心酸,無以言表。那時我常常在鄉間小路獨自徘徊,河畔成了我最好的去處。在那無人的河畔,我重新拿起了書本靠自學完成了高中的課程,同時也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那段時光的自學為后來從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十六歲那一年,我的窘況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幫助,把我推薦到村小試教,年輕的我二話不說便欣然答應,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心中那顆早已埋下的教育種子生根成長,我告訴自己,以后要像當年我的老師那樣,教授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

經歷了幾年的試教,也經歷了多次民辦教師隊伍的整頓,讓我意識到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永遠不能停下學習、學習再學習的腳步。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我勉強成為了一位“正規軍”隊伍中的一員——民辦教師。當第一次領到民辦教師的9元津貼時,我欣喜若狂,第一次體會到了當教師的榮光與“奢侈”。因那時改革開放才剛起步,國家對于教育的投入,更是一窮二白、舉步維艱。我們的學校也只有幾棟破房子,冬天北風呼嘯,學生們在教室里凍得瑟瑟發抖,我和老師們一起動手,修理門窗,翻蓋教室,常常在家里找些不完整的舊塑料紙、塑料袋,拿來為學生擋風避寒。年輕的我主動承擔了大量的教研教學工作,不斷提升自己普通話水平規范教學的同時,也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厥淄?,感謝執著的我,為夢想而堅守。

1996年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年,沐浴黨的關懷,我幸運地通過了招考,成為了令人羨慕的公辦教師,命運從此改變,沉浸在幸福的喜悅中,總有一種“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快意。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日益強勁,越來越多的教師毅然放下粉筆,南下北上,風生水起。看到他們返鄉的得意勁兒,每每這時心中亦有所動,但總覺得走到今天這一步,是那么不容易,想起自己的初心,想起恩師的教誨,看著鄉里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回憶自己求學的艱辛,我總是告訴友人,我最大的價值就是盡我的綿薄之力,為農家人多培養幾個能考上大學的孩子,讓他們走出這個偏僻又窮苦的鄉村。

從教近40年來,一路風雨兼程,不言桃李滿天下,也是春華秋實;40年來,有多少不諳世事的孩子成為各條戰線上的先進工作者,每當想起他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我心中就充滿成就感和幸福感。有些學生成為了最普通的藍領工人,但他們自食其力,不畏艱難;有些學生成為了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兢兢業業地為人民服務;還有些學生成為了企業家,他們不忘回報社會……想想他們,我就像一個辛勤的農人,站在豐收的田野,望著金色的麥浪,心中充滿無比的欣慰。

從教以來的心路歷程,也是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過程,在余下不多的任教時間里,我將力爭為一生熱愛的事業盡最后的一份力,站好最后一班崗。

一路走來,接受愛、傳播愛、弘揚愛,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的坎坷跌宕,太多的美好記憶……終將化作滿天的星光,點燃初心,照亮前程。

作者單位:湖北省監利縣新溝鎮楊林關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