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西安高新第一小學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扎根小學數學教學一線30年。在平凡的教學之路上努力奔跑,在忙碌中享受著旖旎春光,在付出中實現著教育理想。

↓綻放在公開課的舞臺上↑

一次次的公開課讓我切身體會到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公開課不僅使我變得堅強、成熟、視野開闊,也豐富和美化我的精神世界。正如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說:“這是你最好的‘煉爐’——你會在寬泛的閱讀中豐富自己;你會在許多‘師傅’的攙扶中學著站立;你會在精心的‘設計’中避開許多彎路。”

學校給了我機會,同事給了我信心,時間給了我機遇。我很慶幸自己能成長在這樣一股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像一滴小小的水,融入了課程改革的大潮中。正是這股改革浪潮推動著我勇敢地、大膽地向前邁進。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堅定而扎實:榮獲第五屆西安市中小學教師教學全過程評優活動小學數學一等獎,教育部新世紀版小學數學優秀教學錄像二等獎,首屆全國新世紀小學數學微課大賽特等獎,第十三屆全國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系列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國——瑞典數學教育論壇中榮獲一等獎,陜西省教學能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上下而求索,癡心不改,無怨無悔。

↓成長在家常課的校園里↑

正如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的,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追求過程中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的體驗”。這也是我的課堂追求。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我教學工作的動力。走進課堂,充滿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真誠對話,這種境界是課堂教學的至高追求。用真情詮釋每一節課,用教師的愛喚醒學生的情,讓學生因為喜歡我而喜歡數學,因為喜歡數學而喜歡學習。我的課堂著眼于孩子的未來,機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思維火花,把師生互動的探索引向深入。我的課堂善于制造思維矛盾,隨著課堂的深入,認知矛盾在師生的交流、探索、辯論、合作中不知不覺地化解了,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為孩子提供了“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課堂。

合作同進,我深深地感知集體研修是教師成長的一個重要條件。我深深植根于高新一小這個集體的土壤里,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和老師們在一起共同研究,交流各自的反思與見解,從而探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把它升華為自己的教育經驗,為我所用。珍惜每一次培訓活動,使自己的理念得到了更新,行為得到了規范,方法得到了引領。珍惜每一次送教下鄉、上課交流的機會,使我在數學專業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進步,成立了自己的能手工作站并主持開展了省級課題實驗。

寧靜致遠,圍繞自己的特色鉆研下去,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心境,朝著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以寫促思,不僅是積累經驗,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仍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我在漫漫數學路上,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深化中成長……

作為教師,歲月讓我容顏變老,激情卻使我青春依舊。我一路付出,一路收獲,在數學教育之路上探索前行,在奔跑中擁抱夢想、成就夢想。

作者單位:西安高新第一小學東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