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探索與實踐
作者:趙 梅
發布時間:2020-03-07 09:32: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老師你就該戒掉情緒,如果堅持自己的棱棱角角,那么在日常生活的百轉千回中,終將被傷害得體無完膚。
當了幾十年的班主任,這兩年突然覺得力不從心了,既有精力上的疲憊,更有心靈上的失落,總有一種“我本將心向明月,怎奈明月照溝渠”的感覺,明明你苦口婆心,恩威并重,義正辭嚴,把自己都說得心潮澎湃了,可人家孩子依然故我,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闊步,還回你一個不屑的眼神!再加上日益嚴峻的教育形勢,動輒會因為管理學生反被通報、除名等事件的時有發生,常有一種“算了吧”這樣的念頭冒出來。可良心不安啊!這是職業的要求,所謂師者父母心,哪個父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跳而不伸手拉一把呢?這個世界上除父母之外最愛孩子的應該就是老師了。所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回首往昔,心頭更多的是遺憾和自責,總在想,假如當初再多些耐心,多些愛心,恐怕嚴寬不會以睡覺的方式拒絕進步,陳立的媽媽也不會向校長告了我,趙方杰也能學到更多東西,曾頁的表現也許會更好吧——當然也有許多溫暖在心頭,畢業前夕的告別總是很暖心,孩子們問我業余愛好是什么,我隨口說我就愛靜靜地看看書,于是書柜里有一套珍藏了十多年的簽了全班孩子名的散文集;一下課就看見許多人在折星星折千紙鶴,我還批評他們不務正業,卻原來是能干的欣怡班長布置大家為我準備畢業季的禮物——面對此情此景,一切似乎都可以釋然了,所有的孩子都是那么可愛!
可今天,面對這一班孩子時,諸多困惑令我難以釋懷:開學兩個多月了,這班孩子怎么還是這么不上手?問題層出不窮:一個孩子戴了幾年的表被同學敲壞了表殼,家長來讓賠個新的;學習挺好一個女孩,不想跟安排給她的后進生坐,借機撓得同桌幾道血印子現在還能看見疤痕;幾個寫字差,經常不完成作業的,撕了重寫,罰抄,叫家長統統效果不大。學習好,思想嚴重有問題的怎么這么多?單親的孩子怎么這么多?作業上為什么這么多答案都是作業幫給出來的?明明大大地寫在黑板上強調了寫法依然錯誤百出的情況還改不掉?還有一個跟媽媽水火不容,說自己都快抑郁了;上周在群里發了作業沒完人的名單,一位家長迫不及待打來電話說,責任全在他身上,他回家晚了,孩子沒看手機——(手機上有作業信息)。五年級的學生啊,令我無言!現在的學生夠復雜,家長夠難搞。
面對這樣的一班孩子,我在不斷地思索著,調整著自己的心態,調整著自己的角色。今年學校實行了營養餐以后,放下粉筆轉身就系上圍裙拿起飯勺,我們身兼數職,一進學校門感覺就是上了發條,沒有一刻喘息的機會。然而有利就有弊,這樣的忙碌也給了我們更多走近孩子,與孩子拉近距離的機會。趁著吃飯,夸夸這個學習進步了,說說那個習慣真不錯,也會數落數落某些飯吃得好,學習卻跟不上的,當然,調侃為主,不管心里咋想,此時的表態總是很堅決。那天吃飯時,拿了自己腌的蘿卜條讓孩子們嘗嘗,開始時他們還有些不好意思,后來有幾個就直接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想再嘗嘗。走下講臺的老師此時和他們的父母無異。吃完飯,值日生打掃衛生時,我一邊指導,一邊幫著他們干。這兩天就有幾個小姑娘學我的樣子主動用衛生紙擦掉掉在地上的米粒、面條、菜葉等。所以,在班主任的崗位上,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是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幾個男孩總是搶著去送打飯的桶、盆等,抬飯抬菜不辭勞苦,幾乎每次都吃不上第一撥飯。此時的他們不可愛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放大孩子的閃光點,這就是教育的契機吧!相信真誠平等的溝通更容易獲得孩子們的認同。
當然,風和日麗之外難免疾風驟雨。那天,班長和勞動委員打了起來,吃飯時我隨口問了一句,誰知人家理直氣壯,氣勢十足,說是全怪班長,班長就是故意找他的茬,聽得我火苗一下子躥了起來,劈頭蓋臉批了他一頓??伤鼌柡Γ玫绞掷锏陌雮€饃往盤子里一扔,飯盒一收,罷起了飯,還擺出一副委屈樣,淚流滿面啊??匆娝@個樣,我松了口,讓他先吃了飯再說,我們幾個說了幾遍讓他吃飯,他竟然毫不動搖,我不由得又來了氣,現在回想,真是當著全班學生撒了回潑。不過那天各個都很有眼色,也沒了打打鬧鬧的,也沒了磨磨蹭蹭的,畢竟我這么狠地收拾了班上的兩個王,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正所謂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嚴是愛,松是害,恩威并用顯手腕。做到公正平等,最大限度地減少偏愛學生的現象發生,以寬闊的胸懷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地給予每個學生真誠的、純潔的、無私的愛,才會獲得學生的認同。一個好班主任,必須處處顯威嚴,綜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語言學等知識,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也是我們為師者的歷練。
不過,完美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潤物無聲的教育更能深入人心。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形勢下的教育局面,對我們這些教書匠提出了新挑戰,新課題。面對活生生的新新人類,我們也要不斷提升充電。堅持正面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樹立遠大理想,陶冶美的情操;激發學生遵守紀律、刻苦學習、勇爭第一的熱情;讓每位學生都知道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使學生養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通過培養健康的輿論導向,以一儆百人,以一感百人。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教育一個學生正確思想的形成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需要班主任做好深入細致的工作。特別是對一些屢犯錯誤的“雙差生”,要講清理由,說透道理,不可急于求成,班主任更要持之以恒地堅持說服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只有如此,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心靈。
教無定法。當班主任有時需要王熙鳳式的“粉面含春威不露”,有時也需要張翼德的“單騎喝退百萬軍”。無論是嚴厲的批評還是苦口婆心的溫和疏導,當我們真誠地去面對每一個孩子,用心地去維護每一個孩子時,相信他們是能感知得到的。一句巧妙的話語會開啟智慧的門扉;一段精彩的演講能改變學生的靈魂;一次真誠的座談會化解許多誤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讓我們愛崗敬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永不言棄,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做好鋪路石,做好引路人。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魯橋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