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誠奉獻給教育事業,把名校長工作室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為我省教師、校長隊伍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積累經驗、創建品牌作貢獻!”2019年7月2日,在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劉嵐校長工作室”授牌儀式上,西安市新城區新知教育集團校長劉嵐感到自己的擔子更重了。

從教學到管理 做好教師們的“保護傘”

1988年,十八歲的劉嵐畢業后便進入西安市勵志小學工作并擔任班主任。直到2000年8月,她一直在一線擔任語文老師。2000年后,劉嵐擔任教導主任和副校長,在此期間主要分管教育教學,在這期間,她從未離開過課堂,一直對學生進行作文、閱讀專項指導。

十幾年一線教師的工作經驗,讓劉嵐更加了解教師成長和培養過程。“教師自信心的培養,是在一次次成功中獲得的”。18歲時的劉嵐,被教導主任夸獎課堂語言非常好,是當老師的好苗子。22歲時,劉嵐在前輩的鼓勵下一直賽教,她不錯過任何一場公開課機會,把二年級語文上下冊內容全部講了一遍。2005年,劉嵐來到西安新知小學,2012年開始全面主持該校工作。

從教學一線轉向管理崗的過程中,劉嵐經歷了身份的轉換和內心的困惑。在這個過程中,劉嵐快速調整并找到了方法。“我的方法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師,我希望領導怎么做。”自劉嵐接任新知小學校長至今,該校沒有實行過上下班打卡。看似寬松的管理模式,老師反而更自覺了。“讓教師有更多的寬松空間,當教師靈魂自由的時候,他們給孩子的是不一樣的天地。”

新知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李琳是劉嵐的“老戰友”,她們在來到新知小學工作之前就是同事。“劉校長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在她的帶領下,我們不再是為了謀生來工作,而是共同努力做事業。”李琳說,多年來,從同事的孩子入托、老人生病到年輕人談戀愛,劉嵐從各方面關心大家,讓學校變成了親親熱熱的大家庭。“校長就像一把傘,擋住了風雨,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李琳說,行政上的事情劉嵐都是親力親為,讓教師們更好地做自己的專業,為教師解決后顧之憂。

發揮領航作用 注重教師團隊梯隊建設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好校長不僅為學校發展規劃良好的愿景,更為學校有序發展奠定健康的生態。劉嵐認為,做教學管理,除了管,最重要的是理,而在教學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好老師,這樣才能贏得未來。

怎樣培養出一大批的好教師?劉嵐不專注于個別教師,而是整個團隊的構建,使新知小學形成徒弟營、青訓營、“雙非營”(非常有經驗、非常有教科研能力)團組式梯隊發展。

劉陽倩是西安新知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目前為青訓營教師。在剛入職的前3年,進入徒弟營的她在師傅的帶領下,把在學校中學到的理論轉變成工作方式和流程,提升了教學經驗和能力。“在我剛來實習的時候,劉校長就指導我上過語文課,而且告訴我工作怎樣干、怎樣細化。”今年是她到新知小學的第8年,現在她的工作重點轉為課題研究。對于通過實踐讓自己的能力快速有效提升,劉陽倩說:“學校從專業上為青訓營的教師進行了更高的規劃,通過賽教、做課題和制試卷等,讓我們成長為成熟型教師。”

用好教師們的“好點子”,也是劉嵐教學管理中的有效方法。新知小學的一位教師,將漢字寫得好的作業做成傳閱本,在班級里每個學生之間傳閱,讓學生和家長更好地了解“寫得好”的標準,學生和家長有了“標尺”,整個班級的漢字寫得越來越好。根據這個方法,劉嵐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學習重點,讓班級制定不同的傳閱本,例如三年級學生開始寫作文,傳閱本的內容便是班級故事。學生眼里看到的班級里的人和事,自己寫之前也會看前面學生寫的班級故事,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班級凝聚力。

傳承與創新 讓校園文化成為“名片”

新知小學校內,有一片銀杏林,劉嵐介紹,每到秋天,銀杏樹葉落下之后,負責打掃的工作人員就會把樹葉掃成一堆,但是每到下課,這些樹葉就會被學生們當作“玩具”撒得到處都是。看到孩子們玩得這么開心,劉嵐便干脆不再讓人打掃,這里便成為了下課十分鐘時孩子們的樂園,同時還成了新知小學著名“景點”之一。

西安新知小學靠近西安市北城墻內側,處于西安市中心位置,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學校占地面積相對于許多小學來說可以用“精巧”來形容。但是在有限的空間里,劉嵐卻創造了許多無限的可能。

談到學校的辦學特色時,劉嵐說,學校在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一直注重傳承與創新。“教育不能全部推倒重來,只能在累加中成長。”新知小學從2014年開始成立讀書年。第一年開始的讀書年主要是打造品牌,將校園、家庭和班級的氛圍都要營造起來。第二年讀書年做的主題是課外閱讀和課內指導,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作文怎么讀,課文怎么讀,經典名著怎么讀,接著拓展到網絡閱讀,現在實現全學科閱讀。在新的一年,劉嵐計劃啟動訓練高年級學生如何讀懂新聞,如何在眾多信息中提取關鍵信息。

劉嵐不僅從整體上規劃著學校的發展,同時也很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劉嵐認為教育不僅是面向全體,也要重視個性化發展。“我們的教學目的是讓孩子有效地學習和鞏固,而不是為了考學生。”新知小學有一個學生的英語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在學習語文的時候總是記不住拼音和漢字。劉嵐知道了情況后,給學生的班主任出了“妙招”,將第二天要聽寫的拼音和漢字,頭一天告訴這位學生家長,讓孩子先進行記憶,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語文成績也趕了上來。

在2019年歲尾,劉嵐對2020年的工作也進行了展望和設想。深入推動“名校+”工作,促進各校之間聯系與交流,共享共贏,讓教育走向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