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高等教育在新時代肩負著“四個服務”的重大責任。如何充分發揮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和注入精神思想動力?1月7日至8日陜西省高校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會議上碰撞出了行動的“火花”。

在“頭雁效應”中“對標對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說:“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一把手做工作要首先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

打開陜西師范大學主題教育專題網站,炫紅的色調讓人振奮,豐富的活動令人目不暇接。陜西師范大學黨委始終把整改落實作為主題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黨委書記程光旭認為工作要“對好標,對好表”,領導班子首先要做好。為此,學校黨委對標上級黨委要求,抓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全年開展了11次中心組理論學習,有效提升了班子成員的理論水平。

學校成立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并下設4個工作組,同時組建6個校內指導組,編印主題教育簡報專報,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10次集體學習研討,講授黨課31次。在學習的同時,深入調查研究,完成24個調研報告,按照“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的要求,深入檢視剖析,梳理出37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學校很多教師都感覺,“現在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自從開展主題教育和專題培訓以來,每天瀏覽主題網站和學習強國變成了‘潛意識行為’”。這大部分源自學校黨委對全體處級干部、教職工、黨支部書記、學生黨員開展的多種形式的專題培訓,這些培訓強化了師生們的黨性和愛國情懷,很多學生都表示畢業后要為家鄉的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

而這些專題活動的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學校黨委對基層黨建的不斷夯實。為此,學校健全了二級黨組織書記例會制,強化二級黨組織負責人政治意識、履職能力和擔當意識,確保黨委各項工作部署落實落細,全年召開了5次書記例行會,為每個學院配備了專職組織員。制定了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標準,使“對標”“一對到底”。也因此,學校2019年獲批全國第二批黨建標桿院系一個,樣板支部一個。

以機制改革助推“雙一流”建設

在西安交通大學的黨員中,大家都熟知“約法十則”并自覺地履行著當初的承諾。這種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徹底“低下了頭”。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交大黨委下大力氣和決心進行黨的領導機制改革,對164個委員會、領導小組進行了清理;推進了院系黨政班子交叉任職,交叉率達到了81%;學院的黨委副書記要分管紀檢工作,也就是兼任其他黨委里邊的紀檢委員在全校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保證了對廉政的有效監管;并為每個學院黨組織配備了一名以上的組織員,為有效地“傳導”學校要求提供了保障。學校明確了黨委常委牽頭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任務清單和中央巡視主題教育的問題清單,每個常委能夠聯系兩個學院來督辦落實,保證了政策方針能夠落地。據了解,僅2019年開展常委進支部活動就達110次。

為了“均衡”基層黨支部發展水平,學校揚“頭”去“尾”,精心實施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學校培育,創建了10個校級樣板黨支部,246個“五好黨支部”;同時對63個后進黨支部進行了整頓,提升新發展教師黨員34名。

黨建新機制的建立有效促推了學校雙一流的建設:在黨委領導下,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內涵建設如火如荼,到現在為止已有26個研究院、63個研究平臺和4700多名研究生進駐科研和學習,200多個企業和學校合作共建的研究中心、事務大廳、大數據智能中心投入使用。辦學指標也大幅攀升,辦學經費已經突破了百億元大關,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8人,本科生生源質量位列全國高校第12位,學生在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同時,學校更好地服務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學校和7個省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承擔了千萬級以上的項目26項,科研到款超過了26億。

構建課程思政育人格局

在西安外國語大學校園內,來自世界各地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學子們穿梭其中,各種思想和意識在這里匯聚、碰撞。

“學習外語的學生,比如我從高中畢業就浸染在了‘西方文化’的語境中,對中國尤其是古代文化了解不如學中文的學生。但是,自從學校增加了傳統優秀文化和思政的課程后,這種現象得到了改善。”西外一名學習英語教育的大三學生說。

雖然上任時間不久,但是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白黎始終把思想意識形態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堅持著為育人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白黎說,“為此作了三點,一是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二是加強思政“四風”建設,三是堅決抵御和防范校園宗教滲透。”

為了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西外致力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帶頭落實校領導聽思政課制度并召開現場辦公會,專題研究思政工作。在黨委的支持下,開發了有針對性的21門全外文“中國學”的系列課程。為了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嚴格意識形態責任制,學校定期研判、規范報告、講座、新媒體等平臺的管理,強化對課堂教學教材使用等環節的審批把關。據了解,2019年共審批備案400余場次。為了加強思政“四風”建設,學校建立檔案修訂管理辦法和負面清單及時通報,典型案例對全校師生發揮了警示作用。為了抵御和防范校園宗教滲透,學校持續做好校園周邊環境的摸排工作,并完善工作臺賬,落實回訪制度。

同時,學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緊盯基本建設工程、后勤管理、招標采購、選人用人、科研經費管理、研究生招生考試等重點領域,緊盯教師的績效考核、職稱評審、教學評價、科研評獎等重要事項過程,緊盯大學生的評優、入黨、學業考試、畢業答辯、獎助學金的評定等關鍵環節,加強監督執紀,加大查處力度,保持反腐敗的力度不減、節奏不變,為寫好新時代陜西高校黨建工作的新篇章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