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不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而是要優化學生的合理負擔?!苯逃炕A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近日,教育部召開了第六場“教育奮進看落實”系列新聞通氣會,介紹了近年熱點難點問題的治理情況。

2018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30條),這是第一個全面系統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文件,明確了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和政府的責任,目前已有24個省份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隨著地方減負實施方案的出臺,媒體和家長對此也給予了較多關注?!皩τ诩议L來講,希望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眳斡駝傉f,這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以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目標本質上是一致的。不過,需要對減負有一個更為全面的、正確的理解。

呂玉剛指出,學生完成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是其應盡的學習義務和應付出的必要努力,合理的負擔是學生開發智力、激發潛力、鍛煉能力的必要條件,這不應被視為過重的學業負擔。要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勤奮學習、刻苦學習,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要讓學生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

減負是要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過重負擔。因此,“不能簡單地降低課業難度,減少作業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的減負?!眳斡駝傉f,應按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減負,有減有增,優化學生課業負擔,使學生負擔保持在合理的、適度的范圍之內。

呂玉剛指出,減負還要堅持綜合施策、多方聯動。

教育部要求學校要精準分析學情,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指導,解決好學生學習上“吃不飽”“消化不了”、需求多樣等問題;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堅決禁止分班考試,實行均衡編班。要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范培訓行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單”制度,切實減輕校外培訓造成的過重課外負擔。要進一步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幫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參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訓。

此外,教育部還要求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不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校和教師,更不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要深化中高考命題改革和招生入學改革,切實提高命題質量,注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不出超標難題怪題,規范招生入學秩序,緩解競爭壓力?!眳斡駝傉f。

在今天的新聞通氣會上,呂玉剛還介紹了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的治理情況。據了解,2018年是近十年來大班額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國平均大班額比例下降到7.1%,其中,超大班額比例下降到0.5%,“有14個省份提前實現了到2020年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呂玉剛說。

今年,教育部采取了強化招生入學源頭控制、加強學校建設經費支持、開展督導檢查等措施,重點推動大班額比例超過6%的11個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據悉,這11個省份大班額平均比例由去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6.5%,其中,海南由17.2%下降到3.4%,湖南由16.2%下降到5.1%,青海由13.5%下降到6.4%,河南由13%下降到6.9%,廣西由14.2%下降到8.5%。

另外,教育部也高度重視控輟保學工作,5月底強化了聯控聯保責任機制,建立了控輟臺賬銷號管理制度。10月29日,中紀委公布了控輟保學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萬減少至6.5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15萬減少至2.7萬?!叭齾^三州”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2019年5月底的7.1萬減少至當前的2.7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3.3萬減少至0.8萬。“控輟保學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到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眳斡駝傉f。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