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三十載 牢記使命書春秋——記禮泉縣第一中學教師文堅鋒
作者:陳學森 薛有慶
發布時間:2020-01-09 15:12: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禮泉縣第一中學語文教師文堅鋒在講臺上一站就是三十個春秋,同時擔任了三十個年頭的班主任工作。中等個頭的他日復一日風風火火地行走在教室——辦公室——食堂——家四點一線之間。他,生活樸素,時常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他的臉上,每天都掛著陽光燦爛的笑容,吐露著幽默的詞句,有語文老師特有的睿智風趣……
雄鷹道旁潤桃李? 一中校園織日月
第一節下課鈴響后,埋頭書寫多時的我合上書,展展腰,正準備去時常光顧的園子里踱踱步,呼吸下雨過天晴的清新空氣,沐浴明媚的朝霞,拍幾張花花草草,分享下節日的歡愉。因為今天是屬于我們的日子——第三十五個教師節。此時,卻聽到學校廣播通知:上午第二節語文組文堅鋒老師在高三(3)班舉行示范課,沒課的老師請按時參加。大家都曬禮物,曬祝福,慶賀節日,而我們愛崗敬業又愛生如子的文老師卻在曬課!
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漸白,從剛畢業的年輕小伙到如今眼角爬滿皺紋的中年人,文老師送走了一批批禮泉一中精英班的優秀學子,讓數以萬計的農家子弟跨出農門,步入更加廣闊的嶄新天地,改變了農家子女的人生命運。如今,歲月鐫刻下幾分滄桑,始終未變的是依然清瘦的面容和鼻梁上多年來的近視眼鏡,透過鏡片神采飛揚的眼眸,彰顯出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平日里學而不厭 朝暮間誨人不倦
文堅鋒心態年輕陽光,敏而好學。面對現代化教育技術,他不斷摸索學習,不恥下問,積極向年輕人請教。現在的他,多媒體教學、電腦操作已經非常熟練。文老師特別關心年輕人的成長,同組的年輕人也喜歡向他請教問題,看到文老師自制的教學用具,常有如獲珍寶之感。文老師敬業人人皆知。常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的他,不論酷暑寒冬,常常趴在講桌上備課,陪伴學生上晚自習至深夜,為學生講解典型題型,分析處理試卷存在的問題。翌日,他又摸黑到校,陪伴學生們早讀,或讓學生們蹲在地上默寫古詩,或者一個個考查誦讀。冬天,他常拿著掃帚鐵锨,帶領學生們打掃操場上厚厚的積雪,一锨一锨地鏟,一車一車地拉;夏天里,每日他總提前到校,幫學生們拖地灑水澆花。
文老師總是第一個進辦公室,最后一個出辦公室。他細心備寫著每一節教案,那本密密麻麻的諸子散文的教科書;他為解釋一個“轂”字,親手制作古代車輪,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他為講解天干地支紀年法,用紙制作出可以旋轉的羅盤計時器;他指導學生詼諧地畫出莊子寓言中的人物;他不厭其煩地為班里因為誰長得黑或白爭執的兩男生斷官司,為他們講解國際形勢和國共兩黨是如何合作的。他是一位教師,亦是一名家長,更是學生們的知心朋友,噓寒問暖,甘當春泥,默默為學生成長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博學足以啟心智 厚德方能育英才
作為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文老師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學養深厚,功底扎實,治學嚴謹細致。他經常會為上好一節課,去圖書室查閱大量資料;經常因為一個字的讀音翻閱幾本詞典;他悉心地為學生講解生僻字,指導學生參加漢字聽寫大賽,成績名列陜西省前茅。多年來,他指導學生參加各類作文大賽,不厭其煩地幫助修改習作,拿來電腦,讓學生在辦公室敲成文檔;作為高中語文高級教師,他的案頭擺滿了大部頭的書籍。他上課時,思維清晰,語言流暢,氣氛活躍,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逗得學生哈哈大笑。聽文老師的語文徽標題訓練,他讓學生制作大量的圖標卡片,吸引人眼球;古代文化常識課,內容豐富,立足教材,直擊高考,令人敬佩不已;莊子散文課,深刻厚重,思想性強,學生繪制的莊子漫畫、杜甫明信片等,更讓人嘆為觀止。
現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慣,不好管教,年齡大點的都敢頂撞老師。有次,班里一個毛頭小子,對跟自己父親一般年長的文老師大吼大叫,同學們都看不下去了,但文老師沉著冷靜,理智地聯系家長,最終曉理動情,說服了這名學生。他對在自己班上的兒子有太多虧欠,他總是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常常是學生們把他在辦公室圍得團團轉,唯獨不見自己娃。只有每次下自習前,他會一直等兒子放學,陪兒子一起回家,然后像朋友般交流學習生活,盡父親的責任。
鬢角染霜不言悔,心底無私天地寬。文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胸中時刻裝的是學生,卻唯獨沒有自己。
俯首甘為孺子牛 師愛更比父愛濃
學生小雙(化名)家位于禮泉縣北部山區,道路崎嶇,還要翻幾條山溝。文老師初去小雙家時,總是自己搭班車往返。后來,搭乘同科老師的車一起前往,車子顛簸在崎嶇的山路上,伴隨著淅淅瀝瀝的雨水,清澈的河水在白茫茫的霧氣下泛著晶瑩的綠光。
一進門,文老師以那慣有的明朗而歡快的聲調喊道:“小雙在家嗎?”小雙婆孫倆一看見文老師就雀躍起來。奶奶激動地說:“小雙快看!你班主任文老師又來看你啦!”奶奶緊握著文老師的手說:“您咋來了還給娃提東西呢?應該是娃看望老師您呢!”小雙家的院落不大,雖然簡陋,但收拾得非常干凈。一進房門,不大的房間內竟還放著幾個貨架,除一些生活用品外,還有奶奶進的一些日雜百貨。靠著這么一個開在臥室算不上商店的小商店貼補家用。雖然婆孫倆的生活很艱難,但小雙學習刻苦,成績非常優秀。
坐定之后,文老師從信封里拿出捎來的期末通知書,認真分析著小雙考試的得失。一旁的奶奶感激地說:“文老師,孩子回來講,在您班里語文成績得到了提高,說最愛上您的語文課。”看著小雙奶奶對文老師的熱情態度,把孩子的未來和家庭的希望全部押在了文老師身上。奶奶希望下學期文老師能繼續帶自己的孫女,交給他自己放心。小雙奶奶拿出300元錢,交還文老師之前墊付的補課費。文老師堅決不收。奶奶覺得實在是虧欠,硬要讓他帶上幾個家里自產的桃子時,幽默風趣的文老師竟然說:“這是紀律,我們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
陶行知先生有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回。一支粉筆織日月,兩鬢斑白映春秋。文堅鋒對工作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對學生廣施愛心,不計回報。作為老師,雖然不是這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絕非是精神貧乏者;雖不是這世界上嬌貴的寵兒,但也是愛的施予者,像太陽般散發著光和熱,播撒著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正能量。
作者單位:咸陽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