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景劇教學法是近些年禮儀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禮儀情景劇既要展現禮儀課程的知識點、技能點,又要成為文化育人的一種形式和手段。禮儀情景劇的創作與編排應將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創作與編排的思路中,從主題選擇、人物設計和撰寫劇本等方面緊跟時代文化的正向價值,從角色認知、藝術渲染和情感升華等方面凸顯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關鍵詞]創作編排 文化育人 情景劇 禮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同時,他還特別強調,“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的本質就在于以人類文化的正向價值為引導,教化人崇尚道德、理性、真善美,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追求。禮儀課程正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沿陣地,擔當了新時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重任,不斷為中華民族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和豐富的文化滋養,其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學生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禮儀情景劇是禮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它通過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編排,身臨其境地進行演繹,通過具體的舞臺形象再現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和相關工作崗位中綜合運用禮儀知識、技能進行溝通和服務的情景,達到教育啟發的目的。因此,禮儀情景劇的創作與編排應體現文化育人的目標,將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創作與編排的思路中。

禮儀情景劇的創作思路

禮儀情景劇是禮儀課堂教學的延伸,結合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創設一個具體的場景,針對一個主題進行相關事件的演繹,是推動人們文明禮貌行為進程的藝術表現形式。禮儀情景劇的創作要先選擇主題,然后進行人物設計,撰寫劇本,最后再斟字酌句地修改,一是要體現情景劇層面的原創性、完整性、戲劇性,二是要體現價值觀層面的教育性、創新性和吸引性。

1.主題選擇

禮儀情景劇的主旨是棄惡揚善,摒棄社會上不禮貌、不文明的思想和行為,宣揚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美好,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為方向。情景劇可以選擇日常生活、社會交往、職場溝通、技能服務等真實事件為主題,要有較強的故事性,事件的發展可以通過曲折的過程或沖突展現,并有相應的、符合實際的解決辦法。

主題策劃一般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圍繞主題找出某個較為熟悉的場景,分析在場景中可能發生的事件,會應用到禮儀教學中的哪些知識點或技能點,并明確最終要達到的主題目標,即想要引起觀眾的哪些共鳴和思考。在情景劇《車廂的故事》中,宣揚的主題是透過高鐵乘務員的日常工作頌揚姑娘們的敬業奉獻精神。該劇以小事件宣揚主旋律,抓住觀眾的心理變化,以小見大、潛移默化地從展現乘務員日?,嵥榈墓ぷ鞯狡鋺奔寄艿奶幹?,最終升華到代表中國形象的高鐵精神,讓很多觀眾為之動容和震撼。

2.人物設計

禮儀情景劇中的人物設計一定是真實存在于現實中、生活在觀眾身邊、帶有十足香火氣的人物。這樣的人物設計更容易走進觀眾的心中,被觀眾認可,再加上演員對事件的演繹,就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在創作劇本時,可以分別設計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以體現兩種人物對文明禮貌認知的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劇情中單純是好人或壞人的二維人物設計顯然比較單薄,角色的靈性和豐滿度不夠,會讓觀眾時常跳戲。筆者認為,禮儀情景劇的人物需要多元化設計,即哪類人物需要說什么話、做出什么動作、反映什么心理、達到什么目的,通過有血有肉的人物設計,反映人最基本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讓劇情自然而然地發展。《車廂的故事》中設計了幾個典型人物:高鐵乘務員、丟失車票焦急萬分的旅客、聾啞旅客和想與高鐵乘務員女兒春節團聚的父母,多元化的人物設計既能顯示高鐵乘務員的基本服務技能,又能反映其處變不驚的應急處理能力,還穿插了親情的溫暖和職業角色的使命感。這幾個人物代表了千千萬萬的高鐵旅客,合理襯托了高鐵乘務員優質服務背后的付出與奉獻。

3.撰寫劇本

西方古典戲劇有一個規則,叫做“三一律”,即一出戲必須發生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天之內、講述同一個主題。這樣不僅舞臺布景方便,而且劇本的邊界清晰,可顯示戲劇的整體性。

“三一律”是值得禮儀情景劇借鑒的,劇本編寫要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主線和整體性。在一條主線的穿引下,人物的角色定位準確,隨之,由這個人物催生的語言、表情、動作就會更貼近生活或職業,以便更好地表現人物性格。同時,禮儀情景劇還要注重體現禮儀中“律己敬人”的教育意義,人物角色的語言行為要體現禮儀的規范化。

指導教師在劇本的撰寫中起到規范審定、情感深化的作用。在《車廂的故事》中,劇本的發生地就在一趟由延安發往北京的高鐵列車車廂中。迎送旅客的廣播語、向乘客解釋的掛失補車票制度、手語服務、心肺復蘇的實施和聯系前方車站急救的程序,無一不體現高鐵客運業務的規范化。劇中體現父母的良苦用心及高鐵姑娘的家國情懷的細節部分,需要指導教師的生活經驗及其高度凝練的能力。

另外,指導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其結合扮演人物的特點優化劇本?!盾噹墓适隆返膮①愱爢T中有一個陜北籍選手,指導教師就根據他的地方話優勢,增加劇情效果。在劇中,一個嚴肅的掛失補車票業務,通過大家幽默風趣、親和力強的對話打消了這位陜北旅客的顧慮,而且還讓他講出了去北京的心愿,隨后大家又幫助他掃描二維碼,讓他提前了解北京的名勝古跡。這段情節雖然只有短短三十秒鐘,但會使整個劇情顯得非常飽滿,更有張力。

禮儀情景劇的編排思路

在設計禮儀情景劇的編排思路時,不僅要注重對禮儀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內化,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應注重觀賞性和舞臺效果。舞臺效果的呈現,一方面在于演員的服裝、語言表達、神情動作、情感集聚和爆發;另一方面在于道具的使用、技術手段的應用和背景音樂、視頻畫面的渲染。

1.角色認知

演員要想自然得體地演好一個人物角色,就必須認真揣摩角色,熟悉這個人物在劇中的擔當和定位。禮儀情景劇的指導教師要擔當起導演的角色,將自己對人物角色的認知給學生講戲,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設身處地地了解人物的困境,建立起對角色的認同感,為更好地詮釋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礎。

《車廂的故事》中的一對父母,想陪依然奮戰在鐵路一線的女兒過年,給她驚喜,又怕讓女兒知道給她添負擔,所以當畫外音電話響起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既激動又矛盾。媽媽的語言要顯得正常、有親和力,還要安慰女兒,自己卻悄悄地抹眼淚;父愛是深沉的,爸爸知道自己身體上的毛病,所以一直壓抑著自己,手一直搭在胸口,湊在媽媽旁邊偷偷聽電話,心情卻是激動萬分。扮演父母的這一對學生并沒有當父母的生活體驗,指導教師要從說話的語速、語氣、語調逐字逐句地指導,例如,放手的位置、身體湊在一起的程度、眼神交流、情感上的抑制等事無巨細地給學生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角色,展現精彩的表演。

2.藝術渲染

禮儀情景劇除了要注意演員的入戲技巧外,還要借助藝術渲染表達情景劇中人物內心的沖突及情感升華。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演員的服裝應符合人物設定的要求;二是所用道具盡量真實,并具有可操作性以滿足演出所需;三是根據事件的發展,制作不同背景畫面,并輔之以相應的音樂,使觀眾從視覺、聽覺、情感上都能獲取良好的感受。

《車廂的故事》的時間設置是在過年期間,所以開始放廣播音的同時穿插了《春節序曲》的背景音,以體現在中國傳統春節期間車廂里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在搶救乘務員的父親時播放的背景音樂節奏快而沉重,體現了車廂里緊張而又焦急的氛圍。在父母與女兒對話時,背景音樂是緩慢而又綿長的,表達新春佳節不能團聚時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思念和感傷,不禁讓人動容。

3.情感升華

禮儀情景劇的基調必須設定為傳播正能量,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劇。因此,在情景劇的結尾一定要突出主題,將人物情感推至高潮,讓觀眾情緒飽滿,在悄無聲息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盾噹墓适隆吩谄蹭秩靖哞F乘務員高尚的職業精神時,背景音是上揚、宏大的進行曲,畫外音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中車時的一句話:“高鐵已成為中國裝備制造一張亮麗的名片?!斌w現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中國高鐵人正在邁著大步走在時代的前列,再加上所有演員莊嚴的敬禮動作,令觀眾激情萬分。

綜上所述,禮儀情景劇的創作和編排不僅要加強專業禮儀教育的知識滲透,更要實現與文化素質教育的有機貫通。教師可通過禮儀情景劇的教學方法,創新禮儀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課堂吸引力,實現教書與育人的完美結合,增強學生“律己敬人”的體驗和感悟,提升其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同時,也讓廣大青年學生從中華優秀禮儀文化中得到滋養,增強底氣,更加堅定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努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