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文化建設研究
作者:王 雷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 金祥海 西安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北客站
發布時間:2020-01-08 16:04: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主要面向行業需求,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和具有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敬業精神的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在專業建設中,高校要對接行業文化,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文化建設并將其落實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推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專業建設 專業文化 行業文化
基金項目: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教改項目《高職專業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7KJ016);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科研項目《鐵道機車專業校局校段校廠合作、因崗施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項目編號:2016KJ003)。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以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和具有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敬業精神的人才為目標,促進所在區域產業結構升級,面向行業職業崗位群,培養行業職業核心能力強、職業素養高、行業特色鮮明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在學科專業基礎理論學習方面,必須滿足普通本科基礎理論的要求,而在職業實踐及學生的技術掌握和運用能力方面要強于普通本科。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文化內涵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其內核是專業建設,職業教育院校不僅要履行社會責任、發揮社會職能、體現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更要注重專業及其文化建設。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專業及其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建設目標和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建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這些均體現著職業教育院校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因此,專業及其文化建設決定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成敗。
“文化作為歷史文明的積淀,作為社會發展的引領,解決的是人類‘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的問題。”文化產生于人的活動,對人的發展具有規范和引領作用。
專業文化是專業全體教育者和學習者在教育實踐中凝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作為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專業文化的內涵回答專業了“從哪里(行業)來、往哪里(行業)去”,對專業建設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具備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性和職業性雙重屬性,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是行業職業群崗位能力要求,遵循職業教育的普遍規律,專業對接行業、課程內容對接行業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行業生產過程、學歷證書對接行業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對接終身學習,其實質是教育文化與行業文化的對接。
一個行業的文化是該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行業從業者普遍認同并受其指導規范,是行業特色鮮明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道德規范,是行業從業者共同的價值觀,對行業發展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行業從業者對行業文化的認同與內化,建立在他們從事該行業工作時所具備的、共同的行業認知和能力之上。職業教育的社會分工便是響應行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使學生養成行業認知并獲取從事該行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也是職業教育專業及其文化建設的根本所在。
作為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引領和指導,專業文化建設必須對接行業文化,在價值觀層面努力尋找兩個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將行業文化中的精神元素和物質元素有機融入專業教學,落實于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行業要求培養合格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行業發展。因此,加強專業文化建設,對提高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文化建設的內容
1.對接行業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專業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中,強化學生對行業文化的認同
從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而言,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是培養行業所需的職業人才,為行業提供人才支持,進一步推動行業的進步與發展;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又反過來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引領職業教育的發展,使職業教育與行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職業教育根據不斷發展的行業需求,對學生進行行業文化灌輸與引領,使學生對行業文化產生認同,具備內化、傳承、創新和發展行業文化基礎的能力。
以汽車行業為例,一汽集團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為:“爭第一、創新業、擔責任。”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領頭羊,一汽集團的企業文化是中國汽車行業文化的代表,更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汽車行業文化中的集中體現。這種中國工業精神的傳承,代表著中國汽車行業從業者的行業共同認知,是車輛工程學科專業文化建設中培養行業認同的關鍵。因此,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質是一種行業文化的灌輸與引領,體現在車輛工程學科專業思政課程建設中,則是充分發揮汽車行業文化教育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車輛工程學科專業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中,凝練、總結新中國汽車行業發展中不同歷史時期的輝煌成果,以一批又一批新時期汽車工匠的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為案例,詮釋中國汽車行業所承擔的中國工業擔當和中國工業力量。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車輛工程學科專業思政課程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立德樹人,培養車輛工程學科專業學生汽車行業的自覺和自信,堅定汽車行業認同及“匠心打造卓越品牌”的行業意志,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要求,正是車輛工程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把行業文化中蘊藏的行業精神、技術、制度、物質等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強化學生行業技術思維能力的養成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與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相比較,更加注重職業人才對行業技術基礎知識的有效掌握和運用,尤為重視學生行業技術思維能力的養成。行業技術思維是行業技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技術思維能力包括本行業發展中的行業技術觀察能力、行業技術理解能力、行業技術判斷能力、行業技術敏感能力和行業技術知識重構能力等,是行業從業者面對行業客觀事物,從事具體職業活動時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行為;從技術層面而言,是解決行業技術問題的思維能力,其實質就是行業文化中特色鮮明的行業認同和內化的行業實踐。
人基于行業認同和內化而來的行業技術思維一旦形成,便會潛存于自己的職業習慣之中,隱性地引導、支配行業職業技術行為并形成一種行業技術思維模式。例如,船舶裝備行業因其行業特性對腐蝕方面的指標有特殊要求,該行業所需的各種金屬部件都應滿足海工設備標準規定,這是船舶裝備行業從業人員必須遵守的行業共同認知,是體現在船舶裝備行業文化層面的一種特色鮮明的行業技術思維模式。同樣,“標準化作業是職工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在鐵路行業,確保鐵路基層站段安全生產、安全運輸的基礎是標準化,標準化作業作為鐵路行業人員共同的工作要求和行為準則,是鐵路行業文化層面的共同認知和能力體現。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以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和具有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敬業精神的人才培養為目標,其中,認同與內化行業文化并在此基礎上養成行業特有的技術思維能力,是塑造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和敬業精神的基石。因此,行業技術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建設的重點,應在專業課程建設中積極、合理地吸收行業文化精髓,與實際崗位工作相結合,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把行業生產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融入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行業技術思維能力養成。
總之,作為職業教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專業文化建設不能僅停留在物質層面,要重視立德樹人,注重深層次的行業價值觀培育,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用才規律、育才規律和可持續發展規律,以行業文化為引領,從行業中來到行業中去,將專業文化建設具象化并落實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王雷、劉鳳俠:《以行業文化為引領開展高職專業文化建設》,《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第9期。
[2]廖素清:《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應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研究》,《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4年第5期。
[3]魏星、李志遠、劉建華:《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第37期。
[4]蔡志偉:《淺談專業建設與提高高職教育質量》,《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5]趙居禮:《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17期。
[6]張祺午:《產教合作走向制度化》,《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33期。
[7]朱永坤:《專業文化:一個正引起高職院校重視的文化類型》,《現代教育管理》2015年第8期。
[8]文婷、賀東梅:《現代化視域下我國職業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職業技術教育》2018年第5期。
[9]李永勝:《科學思維、技術思維與工程思維的比較研究》,《創新》2017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