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政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思考——以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作者:車美娟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發布時間:2019-12-31 16:33: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高度重視:2016年主持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19年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新要求,為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政理論課程,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堅持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總結,形成了“一體兩翼”的思政課程教學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抓住了“課堂教學”這個牛鼻子,圍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發揮“雙主體”作用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新。
1.聚焦品質,提升思政課程教學含金量
“一體”是指思政課程課堂教學。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教學的主戰場。學院積極更新教學觀念,變“單主體灌輸”為“雙主體互動”,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培養、教學環節把控、教學組織實施、教學質量把控、新媒體手段運用、教學效果鞏固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層層推進教學改革。在教學質量把控上,建立教師初備、教研室復備、馬院最終審定的“三級備課制”,開展備學生、備內容、備教材專題教研活動,校準了課堂教學大方向。在守牢意識形態領域主陣地上,建立“教研室教師、二級學院教師、學校督導教師、黨委班子成員”四級聽課、評課制,實行推門聽課、評課制度,督促思政課教師嚴守課堂教學紀律,嚴把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組織形式選擇、新媒體手段運用上鼓勵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生特點采用專題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實踐式教學法等,教學方式和手段靈活多樣。
2.圍繞改革創新,做實課內、課外兩個實踐教學環節
“兩翼”是指課內實踐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是思政課程教學的拓展和補充。學院針對高職學生理論功底薄,思辨能力弱的問題,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注重“教師、學生”雙主體驅動,注重“學生、教師”雙向互動,使課前、課中、課后三環節相互呼應,課前發布問題,課中實踐、體驗、感悟,課后反思、提煉、升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實了課堂內外兩個實踐教學環節。修訂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手冊,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優化調整了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目標,實現了課堂教學向課外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在課內實踐教學環節中,通過“三個一”,即一次時事述評、一本好書分享、一部影視推介,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實現培養鍛煉學生的目的。課外實踐教學通過走進紅色教育基地、社區、鄉村等,讓學生在參與中實現“學、感、悟、行”的有機統一。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1.學生的獲得感日益增強
近五年,學院采用的“一體兩翼”思政課程教學模式,一改傳統教學模式“單主體為主”的弊端,充分發揮了“教師、學生”雙主體的作用,精心設計的課內、課外實踐教學環節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思政課程既“提味”又“增鮮”,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一體兩翼”教學模式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都能夠激發每個學生的潛力,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展示的機會。
2.輻射帶動作用逐步顯現
近三年,學院采用“一體兩翼”教學模式,在思政課程改革創新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在2016年陜西高校思政研究會和2017年白鹿原大學城高校聯盟會議上,學院“時事述評”的創新做法在交流發言中引起了參會學校的廣泛關注。2017至2018年連續在陜西職教學會思政教學指導委員會上進行“一體兩翼”模式創新主題發言,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2019年,陜西省教育廳新聞網“熱點聚焦”欄目連續對“一體兩翼”和“時事述評”以《西航職院讓思政課鮮活起來》《西航職院多措并舉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為題進行了宣傳報道,思政課程改革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顯現。
3.“以研促改,以研促教”的效果日漸突顯
“一體兩翼”教學模式不是單純的理論性研究,而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應用性研究,且參與研究的教師大都工作在教學一線,他們邊實踐邊研究,邊研究邊改進,用應用性研究成果助推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用一線教學實踐經驗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應用性研究成果。2018至2019年連續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團隊”建設和“擇優推廣”項目立項。2017年在全國思政課推門聽課中,學院1名教師被推薦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目前,陜西省本專科院校僅有11名教師獲此殊榮。2018年在陜西省委高教工委組織的思政課“大練兵”活動中,學院推薦的2名思政課教師雙雙榮獲“教學標兵”稱號,是陜西唯一一所“雙標兵”高職院校,學院獲得“思政大練兵優秀組織獎”。近年來,學院“以研促改,以研促教”氛圍已經形成,科教研同步提升,在同行院校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1.思政課程改革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要在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的頭腦中搞改革、搞建設,就必須從需求側的角度深入思考思政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有條不紊地推進實施。目前,全國共有1400多所高職院校,所處地域不同,所屬行業不同,擁有的教育資源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改革絕不能搞“一刀切”,而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院校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把握各自特點,利用各自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靈活施策。
2.思政課程改革必須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
思政課程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具體的、真實的,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學院在思政課程改革上一直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在守正上下功夫,嚴把課堂紀律關,嚴把教師素質關,嚴把課堂質量關,多措并舉,提升思政課程教學含金量,用配方新穎、工藝精湛、包裝時尚、學生喜愛、終生受益的精品思政課程吸引學生。同時,在“守正”的基礎上針對思政課程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內容補充、教學形式選擇、教學案例選擇、教學地點選擇、教學手段運用等方面進行了改革與創新,讓沉寂的課堂活起來,讓死板的課堂動起來,讓精品思政課升華為經典思政課,吸引、影響、感化學生,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的心靈,最終實現鑄魂育人的目的。
3.思政課程改革必須堅持整體關照與個別突破相結合
思政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深化”,深化就意味著不是零敲碎打的局部改革和個別教師依據個人愛好和興趣進行的“碎片式”改革,更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和“形似神不似”的復制模仿,思政課程改革是包括所有教學要素、教學環節的全程、全域、全要素的科學理性的改革,涉及要素多,環節復雜,實施難度大,普通教師往往是“老虎吃天難以下手”,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學院管理者要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既要普遍關照思政課程教學的所有要素、主體和環節,又要把控各要素、各主體、各環節之間的互動、聯系,更要搭建平臺確定重點抓手和核心突破點,提振教師參與思政課程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西航職院就是在突破點上做文章,在教學上巧借教育部“大練兵、大比武”主題活動,搭建了常態化“大比武”平臺,把思政課教師“大比武”作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品牌賽事納入教學質量工程獎,年評年獎,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參與“大練兵”、展示青春風采的積極性。在科研上巧借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依托“一體兩翼”應用性研究,連續兩年獲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項目建設單位,把思政研究的級別和數量提升到了學院思政課發展的最高水平。
總之,“一體兩翼”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實現了師生雙贏,促進了教研雙提升,獲得了師生的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謝曉娟:《“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造就鑄魂育人的思政良師》,《沈陽日報》,2019年4月3日。
[2]盧黎歌:《端正理念找準定位打造思政課精品》,《呂梁日報》,2019年4月14日。
[3]安鈺峰:《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學習時報》,2019年4月17日。
[4]焦新:《教育部組織開展全國高校優秀思政課示范課巡講》,《中國教育報》,2019年4月18日。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思政育人的主陣地。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度評價思政課教師隊伍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大作用,深情囑托廣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推進思政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形成了“一體兩翼”教學模式,讓思政課程既“提味”又“增鮮”,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一體兩翼” 教學改革
課題:本文為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19JDSZK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