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價值觀引領為新時代青年思想固本培元
作者:索文斌 李心悅 孔偉宇 南京大學 江蘇南京
發布時間:2019-12-31 11:43:4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當代青年的思想是對當前物質社會、生活的間接呈現,思想的對象化活動對當前和未來的社會動向有著重大的影響。筆者通過對江蘇省Z市青年思想狀況進行調研發現,當代青年主流價值觀呈現健康向上的態勢,小部分群體存在政治參與度不高、財富觀認識錯位、對理論和時政缺乏關注等問題。因此,政府部門、社會企業等應創新形式、健全機制,以價值觀引領新時代青年昂揚向上。
[關鍵詞]青年 思想引領 價值觀 優秀文化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對青年一代寄予了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公開講話中強調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1]十九大至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當代青年生逢其時,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主力軍,既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的時代使命。[2]
選題與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青年人的思想是對當前物質社會生活基礎的間接性呈現,而思想的對象化活動又會對當前和未來的社會動向產生巨大的影響。筆者以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為試點,有針對性地進行了青年思想狀況調研。
Z市為江蘇省東部沿??h級市,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三甲??傮w來看,在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背景下,Z市青年具有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與精神成長條件,代表了新時代青年思想的較高水平,是典型的東部發達地區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筆者對該地區青年的思想進行了調研,抽樣走訪了13個地點,訪談26場,回收有效問卷750份。調研對象年齡分布狀況如圖所示,調研對象包括公務員、醫生、企業一線工人、企業家、企業中層管理者、個體經營者、初高中生、初高中教師、商場銷售等各行業的青年。
本次調研主要圍繞新時代Z市青年思想的三個維度進行。第一,人與自我的維度,即青年如何看待自身的成長變化,反映自身的學習習慣、擇業觀、婚戀觀、價值觀等。第二,人與社會的維度,即青年如何定義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如何看待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人與世界的維度,即青年如何看待個體與世界的關系,是否關心國際新聞,是否具有國際格局與國際視野,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是否具有人類情懷與責任擔當。
調研結論:三種價值觀協同發展
1.政治價值觀
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黨員和共青團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是新時代我國青年應有的理想信念,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廣大青年的政治選擇,也是我國廣大青年的人生航向。筆者通過走訪調研發現,新時代青年在理想信念方面總體較為堅定,對主流政治價值總體較為認同。
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有9000多萬名黨員,在隨機抽取的Z市青年總樣本中,黨員(含預備黨員)與共青團員占比達71.74%。政治身份是政治意識的外在表現形式,擁護黨的領導是黨員與共青團員的本來要義。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理論水平是中國共產黨員的基本義務。調研中,絕大部分黨員能夠準確、快速地回答出十九大召開的時間,并參加過相關專業培訓和理論學習。
相較而言,組織外圍的少部分青年對黨的方針政策了解不夠,政治積極性不高。盡管青年是互聯網時代最強的參與者,但大多數青年并沒有養成主動在網上為黨和國家重大舉措和重要成就發聲的自覺意識。調研結果顯示,86.27%的青年未曾在時政新聞的評論區留過言,當網絡中出現負面輿情時,雖持不同意見卻不敢出現,即“沉默螺旋”效應。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網絡正能量的宣傳與傳播,采取多種形式鼓勵青年在網絡上積極弘揚正能量。只有宣傳思想工作強起來,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信念、道德觀念方面才會緊緊團結在一起。[3]
2.道德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道德觀包括國家認同、社會道德、個人修養等,是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道德水準。調研結果顯示,90.27%的青年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常重要,應大力弘揚”,相當一部分青年提出“孝道”的重要性。調研結果還顯示,80.52%的青年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常重要,應當積極學習,更好地傳承與延續。因此,我們要有效抓住廣大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要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宣教,在廣大青年群體中鞏固、擴大中國心與中國根。同時,更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融合,以更有效的形式與內容創新性地增強青年人的文化自信與人生智慧。另外,從青年個體的成長來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處在“拔節孕穗期”的青年具有強大的心理愈合作用。青年人遇到困難在所難免,遇到人生抉擇猶豫不決實屬常事,面對物欲橫流惶惶無措無可厚非。發達的經濟水平往往意味了更多的資源與更多的機會,調研顯示,當Z市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76.36%的個體沒有對外在環境抱怨,只是認為自身能力不足或學歷不夠等,這種內省的人生態度無疑是值得提倡的,但隨著財富的累積,一小部分青年產生了愛慕虛榮、急功近利、金錢至上的不正之念。調研中筆者發現,面對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抉擇,面對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矛盾,“為生民立命”等道德觀在市場浪潮中往往有些蒼白。因此,如何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社會價值觀對青年人的財富觀、消費觀進行正確引導,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
3.馬克思主義價值觀
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價值觀與道德觀的背后,根本來說就是理論素養的進一步提升與人生興趣的全方位培養。當代青年理論素養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水平。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需要青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世界、分析世界,鍥而不舍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5]當代青年只有真正搞懂面臨的時代問題,把握世界發展方向,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調研過程中,86.28%的青年對馬克思主義原著表述不甚熟悉,但在實踐中大部分青年能夠自覺認同并踐行馬克思主義,這不僅說明以往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能夠深入人心、深入行為,還提醒黨團組織在日常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活動中要少概念式抽象教育,多將馬克思主義的具體方法轉化為生活化、形象化的內容進行實踐教育。但隨著經濟飛速的發展,廣大青年在工作、生活中壓力倍增。問卷統計結果顯示,近20%的青年有愿意卻沒有時間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工作占據了大部分時間,讀書閱報、關心天下、提升自身文化水平成了奢侈之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衍生了一代又一代新的偉大理論與偉大實踐。調研中,50%以上的青年認為在實踐中能夠更好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大部分青年表示非常愿意參加單位支部組織的實踐學習,如去井岡山、梁家河等實地感受老一輩革命家、中央領導同志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時期創業的艱辛。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又體現出青年對偉大的革命理論、革命精神有著深深的認同感。
建議:創新形式,健全機制,用價值觀的力量引領青年思想
1.創新形式,加強青年思想理論教育
實踐證明,傳統的說教與灌輸模式已經不適合新時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了,尤其在5G時代,我們應多形式、多方式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拔節孕穗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6]應當更加聚焦青年思想引領,通過青年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和載體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給予青年正確的思想引導。應積極順應青年高度認同中華傳統文化的趨勢,更好地培養青年的愛國熱情,教導更多青年將自身前途與國家民族前途結合起來,并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契機,讓青年更好地了解過去,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2.健全機制,加強和改進群團建設
群團組織是團結教育廣大青年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干部是同青年人打交道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我們自己的知識水平、見識程度跟不上廣大青年,說科技說不上,說文藝說不通,說工作說不來,說生活說不對路,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同廣大青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那當然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7]本次調研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小部分基層青年認同團組織“很有影響力和感召力”,而相當一部分青年對共青團的獲得感和歸屬感偏低,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團組織工作敲了一記警鐘。因此,我們應該下大力氣加強和改進群團建設,進一步強化群團的思想引領作用。
3.凝聚人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上層建筑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具體化呈現。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正能量時,不能僅局限于“會背”,而是要上升到“真懂、真用”,讓青年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含義,用青年人的具體實踐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個詞語的內涵。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地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勠力同心匯聚新時代、新發展的新力量,譜寫新征程、新實踐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 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人民日報》,2018年5月3日。
[3][6]《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8月23日。
[4]《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9日。
[5]《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人民日報》,2017年9月30日。
[7]《習近平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續寫新光榮》,《人民日報》,2013年6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