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科融合這一概念較為流行,數學作為理性思維較強的一門學科,在學科融合上相比其他科目較為困難。本人雖為一名數學教師,但由于對英語的喜愛,在生活中總是樂此不疲地琢磨研究英語。備課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英語出現在數學課本上的頻率不低,這也成為了我學習英語的好機會,使我尋找到了數學與英語學科融合的切入點。

這些數學課本上的英文知識,其實隱含了一些趣味數學素材。例如,講到有理數加法時,我為學生們講了這樣的故事:“原始社會沒有計數工具,人們養的羊一旦超過了兩只手能表示的數量,就不好點數目了。有一個聰明人,在河里找到了鵝卵石,一個個對應羊的個數,再也不怕羊多數不清了,畢竟石頭多著呢。后來人們紛紛學習這種鵝卵石計數方法,計算也就逐漸發展起來。同學們也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計算居然是這樣發展而來的。鵝卵石在英文中為calculi(來源于希臘語khalix),計算為calculate,計算的名詞形式為calculation,是不是能發現一脈相承?微積分學的英文就是calculi,小小的石頭竟能將遠古的小石計數與現代微積分學緊密聯系在一起,語言的魅力與影響可見一斑?!庇捎诂F代數學大多源自西方,所以在命名上有可以剖析的地方,而課本上對此也有一定的展示,為我們提供了思路與方向。

北師大版七年級延伸的“讀一讀”中,介紹了“代數”這一名詞的由來。“代數”(Algebra)與數學家花拉子米以及拉丁文aljebra的翻譯,最終形成了現有algebra的英文表述,文末還講述了我國數學家李善蘭對此的翻譯。這樣的延伸閱讀,并不能幫助學生多算對兩道題,但卻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加深學生對代數這一名詞的印象與理解。課本如此安排,我們也可以順勢進行挖掘和加工。

說過“代數”的由來,我們自然不能放過“幾何”(Geometry)。Geometry,這個詞源于希臘語,原意是指測量地球。分析geometry的構成,geo有地球土地的意思(地理即geography),測量即meter,最后的詞綴-ry表示行業學科。綜合來看,這真是測量地球的學科。無論何時當你學習幾何時,希望你能有一種自豪感,畢竟你在測量地球呢!

對于數學,人們總是將其與枯燥、無趣、繁瑣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標簽,我認為不大合適,至少在古代不是這樣的。當時人們把數學與魔術、占星術等同,我們都知道數學的英文是maths,但表示數學科學、數學因素的單詞是mathesis。巧合的是占星也是mathesis,只不過這兩個詞寫法相同,讀音不同罷了。這樣的聯系,讓我想起了我國古代數學家總是以“皇家天文觀測員”的身份出現。這些無不體現著數學的神秘。

大家都知道統計學是statistic,這個詞與國家state源于同一個表達??梢钥隙ǖ氖牵y計學這門學科在一開始只是指收集一個國家的相關數據??梢姡y計學作為數學的一支,對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能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課本中對于新概念的引入都會標注相關的英文單詞,雖然不能每一次都拿出來分析講解,但是遇到有意義的,肯定不會錯過這樣的教育契機。例如七年級下的直角三角形這一概念,學生需要記憶書寫Rt△,如何讓學生加深記憶?課本給出了其全稱right triangle。如此一來,Rt這就記住了。

最后與大家分享的也是我最為驚喜的一點,用英語的一些知識與思維方式講解數學有時會收到奇效。七年級上冊第5章中開始出現方程,許多學生弄不明白什么是方程的根,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我們可以借助英語知識,從詞性進行分析。解,即可做名詞noun,也可做動詞verb,比如“求一下這個方程的解(這里做名詞),請你解一下這個方程(這里做動詞)”。但是根就不一樣了,只能做名詞。所以只能求方程的根,而不能說把這個方程給我根一下。學生們一聽恍然大悟,清晰明了。

數學課中巧用英語知識,學生們大多聽得出其認真,而且記得異常牢固,比重點講的數學內容落實效果都要好。假如學生因為我的“英語產品”從而愿意光顧我的“數學小店”,那么我一定會心滿意足的。希望學生們都會在這樣的學科融合的課堂里快樂學數學,順道還能提高英語成績。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