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游戲的樂趣充盈美術課堂
作者:嵇海楠
發布時間:2019-12-26 15:01:4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確實是這樣,游戲生動有趣,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益處,所以它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運用游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高漲。在日常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讓游戲與美術教學優化組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繪畫活動,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一、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體驗自由創想的樂趣
體驗對小學生的美術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沒有體驗,只是一味追求技藝化的美術教育,孩子們的美術創作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果孩子們沒有生活的經驗,沒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直接去學習美術創作的技巧、方法,傳授所謂的經驗,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們在美術教學中要多利用游戲,讓學生通過多個感官參與學習,這樣他們才會有豐富的審美體驗,創作的時候才會有不枯竭的靈感。記得在教學“可愛的長勁鹿”的水墨畫活動中,學生的腦海里沒能想象出長頸鹿嬉戲的場景,我在備課的時候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在PPT上畫出了綠油油的草地、清清的小河、茂密的大樹林等不同情境,鼓勵學生模仿長頸鹿的不同姿態,在假想游戲中體會和母親、同伴之間游戲時的情景,也讓學生關注到長頸鹿的不同動態與畫面故事情節之間的關系。接著,我又為學生提供了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做長頸鹿的頭和身體,讓學生隨意擺弄。在此過程中,學生體驗感受到長勁鹿的特征和它的各種動態,有效地支持孩子自主學習與體驗,用心靈去感受,從中體驗到自由創想的樂趣。
二、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感悟色彩
低年級學生對色彩的感悟來源于教師的精心輔導,如果我們將色彩的認識穿插到兒童的游戲中,學生就能通過游戲捕捉色彩,感受色彩。
例如:在學習《形與色》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一些如紅、黃、藍、綠等常見的色彩,我讓學生在課前搜集各種顏色的水果、動物、樹葉等實物。學生帶來的“寶貝”各種各樣:紅色的有蘋果、西紅柿、楓葉、石榴等;綠色的有各種各樣的葉子,還有獼猴桃的果肉、西藍花、葡萄、西瓜等;黃色系列的有香蕉、芒果、梧桐樹葉、銀杏樹葉、檸檬……上課的時候,我將收集的材料根據顏色分門別類整理好,然后平均分給學生。我說:“孩子們,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看看誰能將自己的朋友找得又快又準。”然后我開始講課,每當我講完一種顏色,就問孩子們:“你們誰手里的顏色,跟我的相同呢?看誰找得又快又準?”這時候,孩子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爭先恐后地把自己手中的實物舉起來。
三、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想象創造
藝術課的特點決定了課堂教學游戲化,美術課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游戲內容,教材的編排也體現了這一點,許多課(尤其是低年級的課)本身就是一個小游戲。記得我在教學四年級的《自由暢想》一課時,我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跟你們做一個游戲。”學生一聽這話,都可來勁兒了,我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半圓,然后問學生:“哪個小朋友來把這個半圓變成一只活潑可愛的小刺猬呢?”你就看一只只小手都舉起來。隨后,我請兩個小朋友上黑板畫,其他的小朋友在自己的作業紙上繪畫。然后,我又給他們發了各種奇形怪狀的紙片、樹葉,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物品,然后展示給大家看。學生在看一看、學一學、畫一畫、玩一玩的教學過程中,既培養了自己的創新意識,又完成了學習任務。
在活動中,我們發現有趣的評價方式也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繪畫的積極性,而且對提高小學生的繪畫技能也有很大幫助。孩子們在玩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美術學習的樂趣。他們的心靈是自由的,我用欣賞的語氣夸他們:“你簡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畫家!”“你多像一位小設計師呀!”這種做法不僅滿足了孩子內心的自我肯定,而且強化了其積極向上的欲望。據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很喜歡畫畫,常常畫個不停。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在美術課堂上適時、適當地運用游戲進行美術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是很有益處的。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而且能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