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法治的途徑
作者:邱紅霞
發布時間:2019-12-26 11:36: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基礎教育注重學生體魄的鍛煉和素質的培養,小學體育是培養小學生健康體魄的重要學科。體育課的體能訓練以及各項活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體育教學中學會知識、學會運動、學會合作,同時也能提高小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眾所周知,體育課經常運動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教師如果能將法治內容融合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體育教學中滲透法治的優勢
(一)提高安全意識
新課程改革以來,體育學科已經成為國家改革的重點課程,中考體育逐年加分。據有關人士預測,中考體育分數將來要高過中考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的分數。從這一舉措可以看出,體育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面對體育被廣泛重視、學生積極參與鍛煉的現狀,有很多學生不懂得鍛煉技巧,過分運動致使身體受損。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就要融入法治教育,及時有針對性地傳播法治安全知識,使學生既能體質得到鍛煉,又能學會保護自身的安全。
(二)符合健康習慣
從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看,他們的思想意識會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當他們在體育課上表露出來的動作與習慣,教師能夠第一時間觀察到,包括一些不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習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表現,及時有針對性地實施法治滲透,這樣一來,教學內容既具體又實際,易于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成法治觀念
對學生進行日積月累的法律知識傳授,讓法治意識逐步滲透到學生的腦海中,讓他們在實踐中理解規則、理解法治,在體育活動中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逐步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二、小學體育學科中滲透法治的途徑
(一)教師要注重儀表,用語文明
教師的儀表得體和用語文明是小學體育學科中有效開展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師上課時,首先要組織隊伍并行“師生禮”,教師的儀表要注意色調,要讓學生看到體育教師對體育事業的熱情,充分彰顯體育教師的活力和朝氣。體育教師不能語言隨便,要有說服力,學生才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教師文明簡練的教學用語學生樂于接受,尤其是滲透相關法治教育內容時,學生才更樂于傾聽。
(二)師生和諧協作,互幫互助
理想的小學體育課堂是互助互愛、和諧協作的快樂殿堂。學生和教師之間要有效配合,能夠在操場上有組織地設計活動、有計劃地穩步參與、有目的地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操場上的不利因素及時處理,化不利為有利,培養學生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優良品質,以減少學生之間爭斗事件的發生,潛移默化地滲透法治思想。
(三)愛護學生,課堂紀律嚴明
教師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同時也是有效的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發現學生體能或協調能力差的,要耐心幫助;對于組織紀律差的要給予高度重視,并嚴格要求,讓學生通過認識提高,助力高效法治教育的開展。為保證學生對教師的尊重,教師的教學要有計劃與規范性,也要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充分體現教學課堂的紀律性,體育活動的規則性以及學生的用語規范性。
(四)安全送還器材,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
教師在教學中布置場地、送還器材、練習跑步等工作都應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做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從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要向學生講清楚學校各種場地、器材的使用方法。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時,要求學生看明白有關場地、器材的標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游戲過“斑馬線”,讓學生通過這一節課的生活細節,滲透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讓學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安全快樂的課堂中居安思危,高度重視體育課堂活動的安全隱患,主動樹立法治觀念,通過多種渠道滲透法治思想,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緊密聯系法治知識,細致觀察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行為舉止,力求使每位學生認識到法治安全的重要性。從學生體質的實際出發,設計適宜的訓練活動,確保學生安全、健康、茁壯的成長。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