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是指從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繪畫,它是對客觀世界的反復認識。美術作為藝術領域的一門學科,有著較高的抽象性和自由創造性。低年級的孩子抽象意識能力較差,多是以直觀認知為主,而抽象意識前期又必須以具象意識為基礎。因此,在小學美術中,寫生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它是具象繪畫能力的一種培養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寫生最簡單、最基本、最樸素的要求就是繪畫者將眼之所見描繪出來,比如戶外寫生,則是將眼前的美景描繪出來;室內寫生,則是將指定的物品描繪出來,而準確、完整描繪所見之物的根本要求就是對所繪之物有清晰準確的認識。因此,寫生首先會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起到重要的培養作用。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寫生教學,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隨著小學生的年級升高,我們逐漸加深內容,可以是風景寫生、動物寫生、人物寫生等,這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比如戶外寫生:校園里的花草一角,大部分學生在平常經過時只會發出贊賞,有心的學生則會駐足評論,比如討論花色、花型、花的種類等,但也只是片刻時間,而對花草角進行寫生,則可以給予學生較長的時間去觀察。久而久之這樣的寫生教學會慢慢引導著學生去觀察物體,進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學生當前正處于好奇心非常強烈、活潑好動的年紀,但是注意力的持久性較差,在課堂上一般表現為難以從頭到尾地關注于同一件事情。在美術課堂上,有的學生耐不住性子,有時候畫不到一會就表現出不耐煩的狀態,越往后甚至會有應付的情況,這是學生耐心不足,也是缺乏學習興趣的一種表現。與單純地學習繪畫技巧相比,寫生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以上面的花草一角寫生為例,原本看似尋常無奇的花草一角,原本是每天經過時瞄一眼的物象,但是在教師的提醒與點撥下,學生會發現原來花瓣、枝葉有這么多不同的造型,一簇花里面,緊挨在一起的花呈現出花色漸變的效果、同花色相連一片的效果,各朵花之間的高低起伏竟然是有一定規律和特點的,而同一朵花在不同時間內會被照射出不同的色調,如此一來,學生在寫生繪畫時就會帶著更多可能的創造性去思考,由于當前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其思維發散能力和聯想能力非常強,因此,當學生帶著富有創意性的思維去思考時,其繪畫的創作欲望也會被更好地激發。

三、培養學生的構圖能力

構圖能力,指的是學生在一幅畫中如何安排各個元素的位置,各自之間的比例,簡單來講就是如何在一幅平面圖中將各個元素的關系表現出來,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圖畫本身所呈現出來的感覺。為了能夠訓練學生的構圖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戶外寫生來實現。通過帶領學生到戶外去觀察與繪畫,教師可以在過程中教學生如何去設計與安排近景與遠景,如何去編排各種元素的分布,如何使得整個畫面中的元素錯落有致,符合審美等,由于現階段的學生并不擅長抽象思維能力,因此直觀的寫生訓練對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來講,非常重要與必要。

四、塑造學生的藝術修養

對學生來講,寫生教學還有利于塑造學生的藝術修養。在戶外寫生中,學生置身于大自然的環境中,置身在所要繪畫的景物景色之前,其精神狀態會更加投入其中。這個過程,學生不僅僅要用眼睛去觀察,而且還會用耳朵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用呼吸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這種被大自然包圍的感覺會對置身于其中的繪圖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室內寫生中,學生凝聚氣息聚焦于所描繪的對象時,也會與所繪對象產生藝術性共鳴,同樣會對學生的精神素養起到一定的熏陶作用。加之在寫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地向學生傳授方式方法,或是推薦展示優秀的寫生作品,在指導點評中帶領學生與優秀的畫家對話,欣賞觀摩評鑒高超的畫作,這種具體真實的感覺也會對學生起到熏陶的作用,最終都會表現在對學生藝術修養的塑造上。

美術是一門創造性、創意性非常強的學科,創作能力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推進的過程,唯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最終搭建起藝術的寶塔。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的方式來進行,避免造成思維困境;另一方面要抓住學生愛模仿、擅長模仿的特點,將寫生教學作為突破口,通過指導學生合理有效地學習寫生繪畫來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創作欲望、構圖能力、藝術修養,最終為更高難度、更高層次的美術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市善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