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我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鄉。下午爸爸對我說:“一年沒回來了,我帶你去看看趙灣的新變化吧。”“不就是山清水秀又貧窮落后嗎?”我說,“有什么好看的。”爸爸神秘地對我說:“你看看再說吧!”

從泥濘小道到水泥大道

我和爸爸開車行駛在4.5米寬的水泥路上,路面十分平坦,都是用水泥鋪成的。迎面而來的,是路兩旁種植整齊的枇杷樹、櫻花樹以及桂花樹。打開車窗,我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向下看去,哇!樹的下面開滿了不知名的小花,很漂亮,花瓣呈紫紅色、粉紅色,還有白色,我很好奇,問爸爸是什么花。爸爸說:“這是波斯菊,它們的花期是六到八月,這花秋天還能結果子嘞!”路的兩旁安裝了護欄,護欄與護欄之間還用鐵鏈連著,人們累了還可以在上面休息呢!

以前的路坑坑洼洼,路兩旁都是雜草。雨天的時候到處都是泥,一步三滑,臟水四濺,很難行走。晴天的時候塵土飛揚,特別嗆!人們戲稱:“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這時候,一個老爺爺走過來了,爸爸跟他打招呼,對他說:“老人家,這路好啊!”老爺爺說:“是啊,托共產黨的福,為我們這些普通農民鋪了通村路,也是致富之路,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黨的政策真是好??!”

從無人贍養到專人照料

爸爸說:“看完了路,我再帶你去看避暑山莊吧!”“避暑山莊?我們這兒哪有避暑山莊???你逗我玩兒呢!”我不屑地說?!安恍虐?,”爸爸說,“那我們去瞧瞧,看看到底有沒有!”

我和爸爸走進丫頭溝里,走過一座小石橋,我看見了十棟六層高的樓房,整齊有序地排列在山腳下。樓房后面,我看到了爸爸口中的避暑山莊——趙灣區域敬老院。里面有許多老人在活動: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牌,有的在走路……不過,令我驚奇的是,老人們都著統一的衣服:黃色的T恤,灰色的褲子。整齊又好看!我和爸爸漫步到門口,剛在門口站住,便有人向我們打招呼,每一個老人都很快樂,嘴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爸爸說:“這里的老人原來都很可憐,大多是孤寡老人,沒有孩子,也沒有親人。

現在政策好了,國家把這些老人都集中安置在一起,吃飯有炊事員,日常生活有服務員,而且還有定時的醫務人員給他們進行檢查?!薄巴郏钦婧?!”我開心地說。

從低矮危房到配套小區

從敬老院出來,我指著兩排樓房問爸爸:“爸爸,這里這么多房,誰住???”爸爸說:“這些都是我們鎮的貧困戶住的,他們享受了國家的扶貧政策,集中安置在這里。這些房子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各級的戶型都是一模一樣的,房子外面用瓷磚貼著,非常漂亮。爸爸說:“像這樣的房屋呀,每個鎮都有!”

太陽的余暉照在屋頂上,反射出光芒,映襯著人們歡喜的笑容,在太陽的襯托下,“擼起袖子加油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標語更加亮眼了。

爸爸說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近幾年在精準扶貧的好政策下,我們農村人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人們的思想、行為和習慣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磥?,我得告訴我城里的小伙伴,不能再用老眼光看農村了!

(指導教師 李愛霞)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