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制作與應用
作者:侯雙艷 王 磊
發布時間:2019-12-24 09:58:4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核心載體,是信息化教學中的亮點。在現代教學改革浪潮中,微課之所以如此盛行,主要在于其精簡、細致而又有實效。短、小、精是其顯著特征,用大約5至10分鐘的時間聚焦某個知識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制作方便被廣泛應用。
一、好微課 選題是關鍵
微課主題的選擇是微課的核心。
(一)目標要明確
微課首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選取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或易錯點、關鍵點來制作微課,把提高和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效果作為微課選題的首要目標。
(二) 選題要聚焦
微課的選題,我們要盡量聚焦到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技能點之內,切忌在微課中一味包含過多的內容,使微課不微。
(三)選題要恰當
選題要根據學科方向,與所教學科貼切,適應學生的興趣點和認知需求。
(四)內容要科學
微課要傳遞正確、準確的觀點,所涉及內容必須遵守學科規律,做到科學準確,切忌因形式而忽略了內容的科學性。
二、好微課 設計要精細
微課雖然教學時間短,但它也是一堂完整的課。其中應包括:微教案、學習任務單、微課件、微視頻、微反思及一些輔助性的資源,如練習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所以,上課前必須進行相關的教學設計,課后要進行必要的反思。
對于小而精的選題,需要從教學目標制定,學習者分析,內容需求分析,教學媒體選擇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一)目標制定
微課有其特有的使命,即一節微課只講解一個特定的知識點或典型問題,這樣教師才能在較短時間內運用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講清講透一個知識點,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加工,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高效掌握和理解學習內容。
(二)學情分析
因聽講的對象是學生,所以老師講解要有虛擬情景和吸引力,遇到問題時應該適當停頓供學生思考。并恰當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合理安排各個環節內容,形成有創意的教學設計。
(三)內容需求分析
創意讓微課不同凡響。如微課類型多樣化,教學活動任務化,教學媒體多樣化等。一節成功的微課應該擁有優美的畫面設計、合適的音樂、恰當的教學互動等。
(四)時間管理
微課有效教學時間為5至10分鐘,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應該將微課的每個環節大概用多長時間提前設定好,方便有效控制講課時間。
三、好微課 表達比制作更重要
(一)表達好,事半功倍
想要把自己精心選好的教學內容在微課中講好,需要遵守以下原則:
貼近主題:根據主題來選擇故事。
符合情境:對學習者的特征和場景進行分析,作為選故事的參考。
關注細節:有細節才易打動人,充滿細節的故事能讓學習者增強帶入感,加深印象。
巧設懸念: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設置懸念,能夠提升微課的吸引力。
(二)制作好,功效翻倍
精心設計完表達方式后,我們就要開始著手準備素材和設備進行微課的錄制了。課前準備好硬件設備:電腦、攝像頭、錄音筆、手機和軟件:Camtasia Studio錄屏軟件、office辦公軟件、視頻及音頻處理軟件、格式轉換軟件等,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開始錄制微課了。
一節十分鐘左右的微課對于教師來說,可能花費比平時上課還多的心思和精力,但是對學生而言,它是可以緊抓學生注意力的最佳時間段。
四、好微課 有用好用才是硬道理
教師錄制的微課可以課前展示,也可以提供給學生課后學習。接下來,我們談談微課怎么樣使用才能對教學錦上添花。
(一)好微課要支持互聯網+時代的移動學習
網絡學習已經非常普遍,好的微課能夠適應人們在互聯網+環境下,借助移動終端觀看,實現碎片化、泛在化的移動學習。
(二)好微課應助力學習的場景重構
微課用于課前,學生課前觀看微課進行前期自學,突破重難點,以實現核心能力提升。課中可用于課程導入、操作演示、實驗指導、問題研討、案例探究、成果展示等教學活動。課后可用作知識鞏固、學習拓展等。
(三)好微課促進教師教研與提升專業能力
通過微課制作可以鍛煉教師教學設計和微課開發能力,學習名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
微課是信息化教學改革中的新生力量,它的恰當使用不僅減少教師課后輔導學生的工作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作者單位 陜西省楊凌中等職業學校 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