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教師”匯聚西安 只為給學生創造更好的課堂
作者:文圖/陳棟 視頻/哈云青
發布時間:2019-12-19 15:14:0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2月12日,來自北京市海淀區培星小學、福建省廈門市群惠小學、山東省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內蒙古鄂爾多斯薛家灣第十小學和第九小學、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四小學、甘肅省臨夏市西關小學等十多所學校代表,因“中國好教師公益行動”匯聚西安新知小學,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和實踐,只為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課堂。
北京市羊坊店第四小學教師邱紫雯示范教學《動物話說》片段
“狌狌”“犀兕”……當生僻字成為閱讀的攔路虎,孩子們要如何認識這些字、掌握學習方法呢?讓我們來看看西安新知小學教師劉陽倩的閱讀分享課。
西安市新知小學教師劉陽倩示范教學《山海經》
劉陽倩選取了《山海經?南山異獸》中一段內容,作為示范課的內容。選取內容里面有關于狌狌、九尾狐、犀兕等動物的描寫。因為書中沒有圖,學生們對這些長相奇特的動物充滿了好奇。劉陽倩先以“狌狌”為例,帶著學生們在內容里尋找描寫特征,接著展示了她搜集的歷代畫家根據《山海經》內容所繪畫出的狌狌圖,并向同學講了關于狌狌的傳說故事,增強學生的理解。
“《山海經》都是文字,那老師是如何查找這些圖片資料的呢?”劉陽倩問道。“網絡!”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對了,同學們可以運用我們的平板電腦,搜索這些異獸的圖片,這樣是不是有助于我們認識古人書中的我們沒有見過的異獸呀?”一節課,不僅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掌握有用信息,也教會了學生運用工具進行學習。
西安市新知小學教師劉陽倩示范教學《山海經》
西安市華清小學的付老師聽完這節課后感觸很深:“這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尋找關鍵信息,教會學生收集資料的方法,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節課后很多學生已經掌握了這個方法了,我覺得很實用”。
鄂爾多斯薛家灣第九小學教師邢堯示范教學《植樹問題》
鄂爾多斯薛家灣第九小學教師邢堯的分享課選擇了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植樹問題》。課程的重點在于,通過具體的植樹,引導學生學習理解間隔數的關系。
胸有成竹的邢堯通過電子屏,向同學們展示了他精心制作的PPT,有馬路有校園,并提問“如何在一條20米長的路上每5米植一棵樹”,學生們很快回應了答案,這讓邢堯“蒙”了。原來,西安的數學教材是北師大版,間隔數問題作為選學內容,在四年級下冊已經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了方法。
示范教學《植樹問題》上,學生進行分組討論
邢堯快速冷靜下來,和同學們進行互動,并且做了延伸。他運用電子屏,用形象的畫面向同學展示馬路上懸掛的燈籠、人民大會堂的照片等,讓學生在照片中尋找間隔。接下來他增加難度,播放了一段音頻,音頻中出現了一段鐘聲,接著他拋出問題:“這又有幾段間隔呢?”邢堯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不斷地提問互動,增加他們對間隔這個數學問題的理解。
“西安的娃娃們太厲害了!”在與臺下的教師們進行分享交流時,邢堯有些羞澀又忍不住贊嘆,“原本這節課我準備得非常充分,但是他們給我的反應太快了,讓我‘破功’了!”這場交流,讓邢堯決定,回去后,也要看一看其他教材的數學課程。從不同的教材中,學會運用教材,創新課程內容。
西安新知小學陳婷婷老師示范教學《bringing in the new year》片段
“來到西安,我為同學們準備了禮物,大家可以掀開桌子上的布看一看!”北京市海淀區培星小學美術教師云璇在《陶藝》課上,給了三年級的學生們一個“驚喜”。“大白菜!”掀開布的那一剎那,全班學生驚呼。一個個新鮮的大白菜,就這樣“躺”在桌面上。“在北京我們也叫它大白菜。”就這樣,孩子們一下和這位陌生的老師拉近了距離。
北京市海淀區培星小學教師云璇示范教學《陶藝》
“首先,同學們先觀察一下大白菜有點像什么形狀呀?”“橢圓形!”“那大白菜是由什么組成的呀?”“葉子、莖、還有根!”“好的,那么現在同學們掰一塊白菜葉下來,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大白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四人一組,掰了一塊大白菜的葉子,認真觀察起來。“葉子皺皺的”“葉子有經絡”“葉子被蟲咬啦”五花八門的答案,一個個“蹦”了出來。
北京市海淀區培星小學教師云璇示范教學《陶藝》
在學生們了解了大白菜的外形和特征后,云璇通過視頻向孩子們展示了如何通過黏土來制作大白菜,并向同學們展示了齊白石等名家所繪畫的大白菜,提升學生的審美。接著,云璇給學生們分發了制作工具,還有像裝裱紙一樣的紙板教具,孩子們做好的大白菜可以貼在上面,仿佛立體的“國畫”。一節課,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也通過看名家大師的畫作,提升了審美。
西安市臨潼區鐵路小學教師李晶晶示范教學《小雞的一家》
課程精彩,專家們的評價也很“出彩”。在聽了西安市臨潼區鐵路小學青年教師李晶晶的二年級音樂課《小雞的一家》后,西安市雁塔區音樂教研員孫小華進行了點評:“年輕教師最大的魅力就是敢想敢做。”同時,孫小華也指出了李晶晶的問題,她認為音樂老師應該培養自己的耳朵,盡量在課堂上少使用耳麥,“音樂老師應該用琴聲、歌聲和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帶動學生”。孫小華向前來聽課的音樂教師們分享了她的觀點,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態非常重要,“和學生用心和用情去對話,就是最好的教態”。
西安市雁塔區音樂教研員孫小華點評示范課并與聽課老師交流分享
“今天的中國教育處在一個大改革、大發展時期,教師的地位前所未有的重要。”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說,“作為教師,應該有自豪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