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琳盟:《多功能的花帕帕》
作者:呂琳盟 渭南市合陽縣城關中學
發布時間:2019-12-09 08:55:12 來源:新新初中生
一塊手帕,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卻能體現出我們陜西文化的內涵,樸實而燦爛,簡直是多功能。
陜西八大怪之“帕帕頭上戴”
常聽爺爺奶奶絮叨,“陜西八大怪,帕帕頭上戴……”我倒覺得一點兒也不怪,多實惠、多美好。聽老人們說,經濟貧困時期農家婦女有了一張“花帕帕”似乎就有了“全天下”:
頭上的花手帕,是最美的一朵花;手上的花手帕,是實用的一塊布;別在胸前的花手帕,是燦爛綻放的裝飾;地上的花手帕是衛生的坐墊……只要是你能想到的,花帕帕都能做到,即便你想不到的,依然能做到。
過年時的剪紙上,剪出的婦女們都是頭戴帕帕忙活的身影,勞累卻顯得喜氣洋洋。奶奶過節時蒸的花饃,造型生動形象,色彩鮮艷奪目。小時候的我總覺得還缺點兒什么,當把奶奶的花帕帕頂上去后,立馬覺得好看起來。
一塊花帕帕,可能是塊普通的粗布手帕,可揮來擺去就變得風情萬種了。
我家外婆之“花帕帕”
我嘮叨這么多,你們可能都不大信。我來切換一下鏡頭,讓你們來瞅瞅我家外婆。
夏天,艷陽高照,身子骨還很硬朗的外婆,一從地里干活回來,就在家門前的核桃樹下和鄰人們歇涼談笑了。
樹下,她的頭頂已經被一塊好看的花手帕遮住了,斑駁的陽光只能照在她花白的鬢發上。
再向下看,她的口袋那兒還露出一塊花手帕的一角,她每次去地里干活前,總會包上些小零食,瓜子花生的,好在地里閑來嗑嗑。
她的手上還拿著一塊花手帕,撣著身上的灰塵。她跟別人不一樣的是,手帕們分工明確,每塊都是專用的。
娃娃們暗地里都叫她“花婆婆”。或許,花手帕引發了孩子們的遐想吧?
臭美小姑娘之“帕帕頭上戴”
瞧著,那個穿著剛做好的“新衣服”的小姑娘(都是她翻箱倒柜,用媽媽的各色圍巾拉著扯著混搭的),在鏡子面前學著大人樣,轉過來扭過去,時而整整衣領,時而提提褲子,時而又梳梳頭發。
“不對不對,還是少點啥。沒錯,少塊好看的‘花帕帕’。”她尋思著,踮起腳尖,從衣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媽媽心愛的花絲巾,又跑到鏡子前,在頭上擺弄起來。
她一邊翹著“蘭花指”在空中比劃著,一邊瞧著鏡子里的小姑娘,笑得那么開心。媽媽在門后悄悄地看著,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幕。
八年過去了,至今想起,我還會不好意思。
“多功能的花帕帕”,是頭頂的一朵花,是手里實用的一塊布,是可以包裹東西的小坤包,是干凈的坐墊。花帕帕的實惠,讓那時的農村婦女們不去在意別的。雖不富裕,但仍過得舒心而快活。
“帕帕頭上戴”,戴的是陜西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傳統習慣,戴出的是質樸的陜西人心中那朵燦爛的民俗花。
(指導教師 何新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