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全體大會在京召開。會議以“教育2035——對話世界的未來”為主題,探討面向2035年的教育現代化,以推動更高水平的教育對外開放,共同擘畫國際教育發展的美好藍圖。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寶生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教育始終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中國舉辦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中國的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中國教育的進步也得益于積極向世界各國學習取經。開放帶來機遇,合作促進發展;開放帶來競爭,壓力推動進步。中國始終將教育置于世界坐標中去學習、去比較、去思考、去合作,中國政府將加快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充分釋放高等院校創新發展活力,將教育對外開放推向新高度。

陳寶生表示,今年年初,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描繪了中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教育現代化藍圖。《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提出三點倡議:一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時代潮流,摒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零和博弈思維,秉持平等、謙虛、包容的態度,推動文明平等交流互鑒;二是著眼未來世界教育發展趨勢,站在人類命運的高度,更加敏銳地思考、把握和引領教育的未來,貢獻智慧,共謀解決方案,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三是廣泛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倡導同各國合作共贏,尋求和平、發展、繁榮的最大公約數,同心協力應對全球問題和共同挑戰,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助力維護世界和平。

來源: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