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資源,培養英語文化品格
作者:徐 璟
發布時間:2019-11-22 10:11: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核心素養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英語文化品格。良好的英語文化品格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感受文化內涵。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品格呢?我們可以在挖掘文本資源基礎上,通過鏈接各類資源拓展文本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資源。在此基礎上,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品格。
一、結合會話,中西對比
語言是交流的媒介,同樣也是文化的呈現形式。在日常交流中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西會話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培養學生文化品格時,我就采用了結合會話的方式,讓學生在熟讀對話的同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還能在了解文化差異的過程中開拓眼界,在面對各種情景時更得體的表現。
比如,在講解“How are you”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就帶領學生模擬了中西國家日常交流會話,引導學生在模擬的過程中更深入地對比中西文化。首先,我要求學生自行組隊,兩人為一個組,自行選擇中文交流或英文交流。通過多次對話練習,學生認識到西方國家在日常交流時和中國是有差異的。在學生初步認知的基礎上,我深入為學生講解了一些西方國家交流的禮儀和禁忌,讓學生自行對比中西交流禮儀。
可見,采用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異,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課本之外的內容,還能讓學生初步了解西方的文明禮儀,讓學生在交流中更從容大方。
二、基于節日,了解背景
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寶貴的文化傳承,它承載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因此,對節日文化的追溯,是深入了解各國文化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時,引導學生從一個節日的緣起、慶祝方式、背景知識等方面入手,逐步深入地追本溯源,也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專注地學習英語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比如,我在講解“At Christmas”這一部分內容時,事先為學生們布置了Christmas的場景,引導學生在濃郁的節日氛圍中深入了解節日文化背景。首先,我在教室里張貼了圣誕老人的貼紙,還放置了圣誕樹等物品,把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環境中。然后,我要求學生們討論:What day is it?Do you know what can we do on Christmas day?同時,播放動畫視頻。結合動畫視頻以及一些文字材料,學生了解到:圣誕節和春節的共同點是都由一個傳說發展而來,且都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慶祝方式不同,在中國家里的長輩會給小輩發壓歲錢,而國外的圣誕節會贈送禮物,并且禮物會當面打開。隨后,我詳細地講解了圣誕節的起源和演變,深化了學生的認識。
可見,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用追溯節日背景的方式可以更好帶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如此不僅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在無形中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感受中西文化差異,從而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更好地培養英語文化品格。
三、講述故事,提升品行
結合文本資源開展英語文化品格的培養,還可以讓學生討論和學習教材中關于品行的內容,讓學生在無形中得到熏陶,對以后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道德提升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開展之前,可以借鑒、總結和鏈接更多的小故事。
比如,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l like dogs”一課,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小動物的英語表達,如“a lion”“a mon key”“a tiger”“a panda”,還要求學生掌握句型“Do you like...?”“Yes,I do.”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逐一為學生講解,并與大家共同完成“checkout time”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我還帶領大家了解了許多關于動物保護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對待小動物的正確方法以及中西方對于動物不同的觀念,為學生優秀英語品格的形成奠定基礎。
可見,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按照正常的教學流程開展教學之外,還可以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鏈接一些小故事,為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提供助力。
總的來說,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挖掘文本資源,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又能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而只有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其跨文化意識,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注重學生英語文化品格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和學習英語知識。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