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在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設計趣味作業,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升每一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與質量。

一、作業改革,刻不容緩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行,小學生的課外作業量相對減少,各學科教師也順應新課改要求,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與作業壓力。我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設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案,并針對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出了趣味作業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1.以歌曲創設情境,豐富學生作業內容

英語歌曲的旋律優美,極富感染力,也最能打動學生的心靈。不過,在小學英語現行教材中,英語歌曲的內容相對較少,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英語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時,可以英語歌曲作為作業內容,督促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找一些易于學唱、易于理解的英語歌曲,豐富課后作業內容。通過這種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進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其逐漸愛上英語,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比如,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一個單元是動物園的故事,教師可以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以后查找一些關于小動物的英語歌曲,如Swallow wears a flower coat、Count the ducks等膾炙人口的英語歌曲。學生查找起來方便快捷,而且通過這些歌曲還可以增強英語語感,體會英語的語境,進而學好英語。

2.參與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學生必須對布置的作業感興趣,才能夠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提高英語學習水平。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應注意針對學生的特點,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精神需求。比如,作業可以采取社會調查或專訪的形式,讓學生模擬記者用英語采訪,然后將采訪內容全程記錄。這種作業方式,不但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在采訪中受益。當采訪結束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記錄作業進行針對性點評,從作業中找出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比如單詞的掌握、語法的理解、遣詞造句的能力等,以此作為評定學生英語學習成效的參照,收效甚好。

二、創設生活情境,提升學生的辨識能力

1.創設情境,豐富情感

英語學科看起來比較難,但是只要方法正確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好處和樂趣。比如,借助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將英語教材中的相關場景融入進去。在講到“學校設施”的時候,就可以創設一個鍛煉身體的真實場景,將英語對話融入到鍛煉身體的情境中去,對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大有裨益。

2.拓展思維空間,進行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與繪畫是小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因此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DIY手工培養和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制作卡片、海報以及畫圖的手工內容,教師可以結合這些英語知識點,為學生布置充滿樂趣的課后作業。學生參照圖文并茂的教材內容,發揮想象力,從中找到制作靈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每位介紹的學生都應利用重點句型進行流利敘述和表達。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真實情感,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創新能力、思維拓展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所有情境都來自于現實生活,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社會與生活實踐,靈活布置課后作業,將學生的興趣點充分激發出來,以此激活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設計趣味作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創造能力,而且還能夠促使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采用這種新型的英語教學方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能夠得到穩步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氛圍也不再單調和枯燥。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