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識字教學 感受文字之美
作者:岳亞莉
發布時間:2019-11-21 10:12:5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采用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更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用趣味教學加大學生的識字量和牢固識記漢字,是學好語文乃至其他課程的基礎。
正確規范美觀的書寫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方面,也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讓學生在識字和寫字過程中感受祖國文字之美,學生對漢字的認讀和書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多年來,本人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識字教學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現與各位同仁探討分享。
識字教學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識字,二是寫字。
先說識字
現在的學生,都經過了幾年幼兒園或學前教育,他們對從拼音到漢字的認知有一定的基礎,不少學生一入學就有一定的識字量,但大多數的學生僅停留在簡單的認識上,有的還不規范,這就需要進一步的規范和強化。
一是鞏固漢語拼音,讓學生能正確地拼讀,讀準四聲,從小能講比較標準的普通話,從方言的誤區中走出來。讀準音是根本。
二是讓學生在已認漢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鞏固。幼兒對漢字的認知特點是易學易忘,老師須用較好的方法進行鞏固,提高學生的知字興趣,其中猜字謎教學法就是很不錯的選擇。
如對父、米、尖、立等這些簡單的字,利用字謎不僅讓學生牢記不忘,還能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
父:一字共四筆,沒橫也沒豎,你一定認識他,他一定認識你。既有筆畫的特點,又有漢字的含義,有誰不認識自己的父親呢?
米:上倒八,下正八,中間十字架,人人生命離不開它。既包含了這個字的結構特點,又學習了字義,生活中真離不了它。
尖:上小下大,形狀真巧。特殊的組合,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實物,對此字的認識更深刻。
立: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著,站著想一想。既是筆順,又有字義,妙趣橫生。
對于低年級學生,這些簡單的字用此法識記,終身不忘。
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趣味識字教學也應該在層次上有所變化,讓學生在識記的基礎上自己編一些字謎,使識字層次進一步提高。如二三年級的學生,在教學“告”字時,用“一口咬掉牛尾巴”更加直接,也風趣了許多。另外“有水可養魚蝦,有土可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馬可跑天下”。這一字謎,不僅僅讓學生認識了“也”字,更多的讓學生欣賞中國文字的奇妙和結構美,內涵美!
到了高年級,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漢字,則放在一起,以順口溜的方式讓學生比較識記,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戍、戌、戊、戎”四個字,字形相近,極易混淆,用以下這句“戍點戌橫戊中空,十字交叉便念戎”就很容易區別開了,不僅有趣,而且好記。
在識字教學中,采用這樣的方法,不僅風趣,也讓學生感到興趣盎然,大家不妨一試。
再說寫字
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漢字書寫越來越不被人們重視,很多人認為寫得好壞一樣,只要能認識就行,正式的文檔都用打印的,誰還管你寫得好壞。實則不然,語文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聽說讀寫,更擔負著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正確書寫漢字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必然條件,也是一個人語文素質的體現,往大了說,更是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但僅僅正確還遠遠不夠。從小學開始就要訓練學生,書寫要美觀大方,從一個人的字能體現出其氣質和素養,而且練字的過程本來就是陶冶情操的過程。
在書寫訓練方面,第一步是描紅,學生人手一冊,利用寫字課讓學生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練耐力,練性子。一年下來,學生坐得住了,有耐性了,基礎就打好了。第二步是臨帖。別看從描到臨簡單,實則不然,在書法中這是一個較大的飛躍,在學生較好的描紅基礎上,臨所描字帖的字(切忌中途隨意換帖),長此以往,循序漸進,書寫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三是結合識字多舉行一些有獎猜謎、編謎、寫字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掀起書寫熱潮,練就一筆好字。
以上僅是我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學習同仁的先進經驗,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板橋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