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高一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進
作者:孫佳星
發布時間:2019-11-21 09:36:4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高一化學課堂教學中重難點突破的實踐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414。
新課改一直強調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編排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獨立學習、深入思考、綜合運用的意識和技能。
一、高一化學教學現狀
甘肅省當前的化學教學模式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以講義與課堂板書為主。教師灌輸講義中規定的教學內容,學生以被動的方式進行化學知識學習,學生無法增加對化學學科的喜好,更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無法提升。
二、新課標帶來的教學改變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化學教學觀念、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變化。
1.教學觀念的改變。新課標提倡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不能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理解化學,課堂是師生間平等交流的平臺。
2.教學模式的改變。新課標主張以人為本,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尊重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看法,不強求學生以同種方式解題。課堂中要重視每個學生的參與度,不斷提升課程內容的吸引力,重視實驗的重要性,重視探究式教學法和多媒體的運用。不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這些改變無疑對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夯實的化學專業知識是基礎,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控課堂。其次,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教學功底,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并將其融會貫通。最后,教師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打動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程學習,提升對化學這門學科的熱愛。
三、新課標高一化學教學要點淺析
1.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升高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根據學生的喜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情景教學、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為學生學好化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加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興趣,以趣促學。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表情和身體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力。
2.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化學是較為晦澀難懂的學科,使得不少學生有畏難情緒。所以,教師在教授化學內容時,要注意以生活化的內容作為教學事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的優勢,以實驗引出所學知識,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理論。就高中化學中“鐵的氧化”這一教學內容來講,教師可以拿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舉例,比如梨、蘋果、桃子等,將這些水果切開,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其橫截面就會發生顏色的變化。這時,老師告訴同學們:“水果切完之后發生色變的原因主要是:這些植物體內存在著酚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易被氧化成醌類化合物,即發生變色反應變成黃色。”此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師適時引出鐵氧化的公式,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多媒體教學策略
信息化飛速發展,使用多媒體教學,不但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了解當今世界因化學發生的重要改變。利用課件展示化學與人類進步的關系,化學使人們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我們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很難想象沒有化學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科技的發展讓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變得更加多樣化,作為化學教師要緊跟科技的腳步,革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將不同的教學方法融入高中化學教學之中,讓學生都能自主加入到學習化學的行列,全面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