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的語文課堂才有魅力,才能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一、趣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堂的興趣從“味”中來。

1.新奇的導入。特級教師于漪曾做過精辟的論述:“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新課環節。”教學《春》一課時,正值隆冬時節,我這樣導入新課:“今天,天氣真冷,我們一起找春去吧!”學生先是一愣,當打開錄音時,學生會意地笑了,繼而興趣盎然地“入境”了。導入是一門藝術,要引人入勝、切中主題、激發興趣。

2.調節課堂節奏。勞娜·埃立森在《學習時大腦必須做些什么》中說:“因為大腦無法注意每一件事,所以索然無味,令人厭煩或者單調沉悶的課堂將完全不能被記住?!币虼?,語文課堂要成為“磁石”,就得豐富課堂形式,就要把握好教學節奏,靈活調配教學速度、語調和情緒緩急,力爭行止有度,抑揚頓挫,疏密有致,使學生的精神狀態伴隨著課堂進程時而亢奮,時而舒緩,時而情趣盎然,從而形成同步的優良“和諧共振”。

要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潮,有時引一個趣味故事就會奏效。教學同音字時,為強調辨析字的音、形、義的重要性,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清朝的一次科舉考試中,考場上坐著位胸無點墨的庸才,拿著卷子嚼筆桿,忽然靈機一動,在卷子上寫下了“我是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幾個字,將“戚”寫成了“妻”,主考官一看,稍作思索,便揮筆寫下了“不敢取”幾個字,也有意將“娶”寫“取”,是同音字幫這位主考官解決了難題。

有時,將數學知識引進課堂也能調節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教學《故宮博物院》時,針對課文“慈禧太后為自己的生日大肆揮霍,光是儲秀宮、翊坤宮兩處的裝修和給臣仆的賞賜,就花了100多萬兩銀子”,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數學題:“按現行價格,1克銀子價值6元,請你計算一下慈禧生日僅裝修賞賜就花去了相當于現在多少人民幣?”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道數學題將語文課堂推到了高潮。

二、美味

語文教學不是純知識的傳授,應具有藝術感染力,給學生帶來審美的愉悅和滿足。

1.音樂愉悅課堂。我們知道音樂能給人創造一種意境美,無論是歡快活潑的,雄渾壯麗的,還是悲愴低沉的,曠遠惆悵的,都能激發人們豐富的想象,給人以無限的美感,陶冶人的情操。

2.激情燃燒激情。教師的激情是誘發學生審美興趣的重要因素,課堂上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緊湊的教學節奏主動牽引課堂思維流向,帶給學生審美的體驗、持久的美感,以高超的教學技能使學生在凝神投入之后獲得激昂感和興奮感,從而與語文課結下永遠不斷的“情結”。另外,要準確把握“教學動情點”,在這個“點”上,或美讀,或精議,或禮贊。抑揚頓挫,字字含情,并配以手勢,從而掀起教學高潮,創造語文課余韻裊裊、課斷意連的藝術美感。

三、甜味

語文課要誘發學習積極性,就得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當學生達到目標時,能力才會發展。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嘗到甜味呢?

1.營造民主氣氛。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心理。中學生心理是脆弱的、敏感的,自尊心很強。試想,若教師在上課時訓斥學生,或在檢查舊課學生回答不理想時就一聲喝斥、一頓批評,或者投以責備的目光,示以否定的手勢,學生情緒能不受到影響?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營造一種和諧、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才能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2.減緩問題坡度。課堂提問是語文課堂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要重視問題的設計,要做到循序漸進,要有一定的坡度,為學生搭好攀登的階梯,讓學生嘗出甜味,引導學生的思維爬坡,使之步步升高。

《變色龍》教學時,我精心設計了四個臺階式問題來啟迪學生的思維。首先問:“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學生馬上回答說:“善變?!苯又?,我再問:“‘善變’的明顯特征有哪些?”“一是變得快,瞬息間對狗的態度變了五次;二是變得蠢?!睂W生分析指出愚蠢的理由和荒謬的邏輯,然后我指出:“他‘善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是什么?”半數學生能答出:“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質?!薄白髡邽槭裁匆茉臁兩垺@個形象?”學生說:“左右其反復無常的是將軍的威風?!边@時,我適當加以點撥、引導,使學生認識到作者諷刺的不只是一般靈魂卑劣的“變色龍”,而是指造成這種社會病態的根源——沙皇專制的反動統治。這種階梯式的提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人人有思考的機會,個個有答問的條件,讓每人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以此作為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動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