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是一種不以比賽為目的,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具有較強學科融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的學習活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要求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變革。創客教育的關鍵是如何與現有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進行融合,難點在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環境的搭建和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學生自主是前提,技術是基本要素。本文以初中信息技術為例,探討創客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一、創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客教育所具備的趣味性、挑戰性運用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符合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能夠激發學生尤其是中學階段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他們對新知的探索欲,從而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挑戰精神

從某種意義上講,21世紀所需的“人才”,首先必須是具備創新意識和開拓思維特質的人。這同時也給學校的培養模式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通過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滲透創客教育,通過日常教學、開展信息技術創新競賽、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我,挑戰紀錄,可以培養學生敢于挑戰自我、挑戰權威的競爭精神,使他們成為一個想創新、敢創新、會創新的人。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

一個創客任務,需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小組協作,依靠團隊的力量來完成,通過學生分組、建立團隊合作機制,通過交流、探討、協商來處理遇到的困難和分歧,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觀念。

二、創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的要求

1.對教學形式的要求

基于創客教育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步進行,甚至以實踐為主,以顯性的活動來達到隱性的教學目標,兩者必須要互相配合、互相促進。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再反過來通過實踐進一步鞏固理論。比如“視頻編輯”這一章內容,一方面我們要教給學生關于視頻編輯軟件的使用方法和理論,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開展微視頻創作比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對教師的要求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課堂中絕對的“主角”,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機會較少。而創客教育是一門高度依賴實踐的課程。如果教師不能夠引導學生去主動進行思考的話,那么學生就僅僅充當著“知識接收器”的角色,必然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所以,基于創客教育的培養模式要求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身份定位,把原先的“主角”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把原先的“一言堂”變為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積極進行思考的“智力風景”,并且通過活動讓學生“自主消化”所學知識,實現從學科知識到學科能力的轉變。

3.對學生的要求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創客教育面臨的問題,在創客教育的培養模式下,強調的是全員參與。因此,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分組中注意揚長避短,同時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創客教育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要點

1.對課程主題進行有機選擇

在進行教學前,我們要對課程主題進行有機選擇,優化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保持學習興趣與創新精神。這是創客教育的先決條件。

這里以“智能家居”的課程內容為例。在進行教學時,我們可以將其同具有關聯的另一部分內容“家園安全衛士”有機結合,兩者的課程內容可以在很多方面融合起來進行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對于這兩個部分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梳理,將具有關聯的內容搭配在一起。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更加系統化和網格化,還可以提前準備智能插座和智能紅外攝像機,通過手機APP來實現遠程光電控制等,創造出一個更有新意的未來生活城。

2.鼓勵和引導學生協作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發現,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共同協調解決問題。創客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做中學”,通過“做”來進行探索和發現。這是原教育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先生強調的教育理念,主張學生在任何一個學習主題當中,完成相應的創意作品。而創意作品的完成往往不是靠“單打獨斗”就能進行的,它要求學生必須要進行小組合作,靠團隊的力量來完成。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建立起相關的團隊合作機制,然后給學生做好指點迷津和答疑解惑的工作,不包辦代替學生思考。

作者單位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