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閱讀 專業成長
作者:車阿穎
發布時間:2019-11-19 16:38: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閱讀力是教師的一種重要能力。教師的閱讀力,可以說是一個普通教師和一個優秀教師的“分水嶺”。作為優秀的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讀書人,其次還應該培養學生愛讀書。
一、閱讀讓我快速成長
我正式接觸閱讀,也就是近幾年的事,以前就是零零散散地讀一些書,沒有目標也沒有規劃,就像全國特級教師華應龍說的那樣“因為我們不讀書,所以工作很忙碌”,而且慢慢地出現了“本領恐慌”這一現實問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同事關注了一個公眾號,在上面每天簽到,連續簽三個月就能免費獲得一本書。開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每天執著簽到,最后如愿以償獲得了一本《你一年的8760小時》。讀完這本書,我的勁頭就更大了,同時關注了好幾個公眾號,在上面留言,寫感受,公眾號后臺把書寄到學校時,我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因為這書比買的書珍貴多了。同時,我們幾個人也共同分享著自己不同的“勞動成果”。有時寄的書多,我們和學生一起閱讀,一起交流,還一起辦過閱讀報。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時也建議學生大量閱讀,也開展了許多有關閱讀的活動。我的課題《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有效性的研究》也是在那時順利結題。
如果說一本書叩開了我的閱讀大門,那么現在的我喜歡在書的海洋里遨游。有位校長曾說:“如果教師不經常關注本學科有影響力的刊物,就不能算是個好老師。假如一個教師不清楚自己的同行現在在想什么,自己學科的最新熱點是什么,你如何能在自己的學科上走得更遠?”說實話,教育方面的書籍我讀得比較少,我也是意識到了我的“本領恐慌”。趁暑假,我在圖書館借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和朱永新的《致教師》及《班主任工作十講》等書,讀完后,覺得自己和優秀教師的差距還很大,所以還需要讀更多的書來引領自己時時清醒,步步睿智。
二、閱讀使我快樂工作
偶然的機會,我成為了碑林區閱讀導師團的一員,又接觸到了青青閱讀網,這個平臺又一次給了我和孩子們共同閱讀的空間。有了青青閱讀網,家長們為孩子選書不再困惑,分學段和題材來選書更有針對性,孩子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讀書,閱讀的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為了調動孩子們的讀書興趣,我有時把讀書場所換成操場,看到孩子們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下,坐在操場的石凳上認真讀書的樣子,幸福感油然而生。為了拓寬閱讀面,我們班建立了圖書角,孩子們把自己看過的書帶到教室,大家資源共享,寫完作業或課間能隨時吸收到更多新鮮的知識。為此,我還把課前三分鐘改為“我愛閱讀”,每位孩子都有展示的機會,利用三分鐘把自己的閱讀體會分享給大家,鍛煉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閱讀愛好。通過閱讀網,我也算是彌補了自己的遺憾,以前很少有機會接觸繪本,這次也可以大飽眼福,讀了幾本繪本后發現原來繪本這么有趣,我在想編繪本的作者得有多純真的童心,才能寫出這么吸引孩子的文字來。讀了繪本,我就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把孩子當朋友,自己也能擁有一顆童心,工作起來怎能不快樂呢?
三、閱讀使我們更專業
近年來,我校教師讀書活動不斷深入,全體教師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營造人人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氛圍,積極踐行“分享閱讀,專業成長”的學習理念。2015年我校被評為西安市“最美書香校園”。本學年,我校領導針對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學校精心挑選了不同種類的書籍,包括《朗讀者》《親愛的安德烈》《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林清玄散文集》以及各種教育期刊雜志、課程標準、專業知識方面的書籍,使教師能夠改變教學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了解教改動態,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的本領。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人人都已讀過多遍,并從中學習教育教學方法,用以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教師們改變了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師生關系更加和諧。不少老師堅持讀教育教學專著,自己買或向別人借,主動訂閱教育教學雜志,堅持寫讀書筆記,平時經常交流讀書體會。通過讀書,老師們開闊了視野,頭腦里注入了新鮮知識。平時我們能主動把自己在讀書中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也不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
洛克菲勒說過:“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我想,人人都向往天堂般的生活,那么就先從閱讀開始吧!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景龍池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