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到來,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知識結構及專業素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地方,肩負著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使命,更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和社會的實際需求,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復合型和創新型的財務人才。本文從當前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法,深入探討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創新模式,以期為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改革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 大數據 財務管理 課程體系

“互聯網+”行動計劃在政府報告中被提出以后,帶動了一大批相關的互聯網新型企業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快速進步,其中以互聯網、計算機、大數據分析等為代表。這些新興技術的崛起不僅促進了工業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等健康發展條例的制定,同時也規范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對國際互聯網市場的開拓具有極大的牽引指導作用,而政府一系列的推進措施更是促進了互聯網相關產業的急速發展。與此同時,改變的還有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有利于突破傳統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盎ヂ摼W+”與大數據滲透到了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使傳統的商業模式、經營方式不得不進行相應的改革以求得生存和發展。正因如此,財務管理在整體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財務管理是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的經濟環境的進步與發展,積極培養“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管理人才成為當前高校值得思考與探討的關鍵課題之一。

財務管理教學在“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實踐狀況

“互聯網+”與大數據對財務管理專業人員的各項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財務人員在復雜的財務問題中做到抽絲剝繭,及時發現關鍵問題所在,還要求其在熟練掌握財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之上,很好地分析處理經濟事務和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因此,財務管理人員要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和更好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但是財務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各種能力都需要從實踐中不斷學習,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并沒有為提高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水平而建立相應的平臺和安排充足的學習實踐時間,而且軟件搭載系統和實際訓練操作管理的發展也不能夠及時跟進,使得在校期間的實訓并未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復雜情況出現后難以得到及時處理,最后導致培養出來的財務人才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企事業單位對財務人才的要求。鑒于以上情況,高校對自己的實訓環節進行改革和提升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財務管理人才在“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

教學狀況分析

1.教學方式陳舊落后

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學方式上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一方面是大多時候高校太過于重視理論教學部分的安排,忽略了實訓課程對學生成長和成才的重要性,使得學生一直被理論知識左右,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參與實訓課程的學習。另一方面是教師沒有將實訓課程擺到重要的位置,造成學生對實踐應用學習不感興趣,積極性不高。學校在教學考核時,實訓教學的考核所占比例也是比較低的,這就更加導致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上。正是上述問題的存在才造成實訓教學無法發揮出真正的作用,無法更好地促進學生財務能力的提升。

2.實訓設備設施落后

筆者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多數高校的財務管理實訓設備設施比較陳舊和落后,場地也比較緊張。校方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財力及物力,使實訓基地一度陷入艱難境地,財務管理專業的師生無法對理論知識進行相應實踐,而校企合作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校企合作中,學??梢猿浞掷闷髽I的設施設備、資源和場地等,充分開展實訓教學內容的教學活動。如果僅是簡單這樣操作,只能說是形式上的實訓,學生和企業并沒有在實質上獲得相應收獲,畢竟這不是事實上的畢業工作對接,企業在此種模式下獲益甚微,并且會造成企業自身產生不必要的資源和人力上的負擔,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同時會降低企業的參與熱情,這就要求校方有很好的實訓方案,使企業在參與中有所收獲,進而獲得企業進一步的支持。

3.實訓教學教程缺乏創新性

實訓教學是教學新方法和教材密切結合而來的,然而很多高校只關注教學新方法卻不去及時更新教程,使得部分應用性很強的知識教程不能及時得到普及,與現有的各種財務工作實際要求相脫離。雖然很多高校在教材編寫時內容上有所刪減和增補更新,但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仍然沿用一些陳舊觀念,表面上更新了教材的內容,但在本質上并沒有改變和提高,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突破,學生在這種教程的引導下并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實訓教學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理論知識與實訓課程應緊密結合,合理分配比重,多多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機會,使理論知識有據可依,填充實訓上的空白是十分重要的。

4.財務管理教師缺乏實訓進修

財務管理專業需要一支理論專業性與實訓性均俱佳的、優秀的教師隊伍,但很多高校聘請的多為只擅長理論知識的教師,在師資力量未達到要求時就倉促開設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由于大部分教師并未真正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過或者參加過生產實踐操作,這導致學校具有實訓經驗的財務教學人員不足,進而會影響財務信息搜集調研的分析,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很好地應對實訓教學的相關要求。

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對方法

財務管理作為熱門專業之一,雖然眼下受到社會和學生的追捧,但仍然是新興學科,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實訓性是該專業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只有使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并能夠熟練地運用于實踐操作,才算是培養了一名較為合格的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地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專業教師隊伍更是要理論與實踐并重,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使學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走得更快、更遠。

1.實訓課程方式的研究與創新

校內外的實訓基地為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場地,因而實訓基地對課程設置和專業體系的構建是十分重要的,課程主要分為單向實踐訓練和綜合實踐訓練。單向課程實踐訓練主要圍繞著審計實踐訓練、財務管理實踐訓練、模擬會計實踐訓練、ERP軟件操作實踐訓練等開展。綜合實踐訓練主要圍繞著操盤手訓練、財務報表分析研究、財務管理綜合演練、大數據分析研究等開展。其中應注意財務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開設是不同于會計專業實訓課程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訓在應用上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高校本身在教學環境和設施設備上也應給予應有的重視,擴建數據實訓基地,提升實驗室建設水平,積極響應大數據改革推進的號召,為社會各企事業單位輸送合格且優質的財務管理人才。此外,也應積極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在學校及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多多參加實訓性的比賽,校方甚至可以多校聯合,增加各校間的交流溝通,共享先進的經驗,使實訓課程的教學在輕松靈活的氛圍中進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2.對教師隊伍的培訓改革

一支優質的財務管理師資隊伍對于任何高校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實踐師資力量方面的單薄也是高校必須面對和努力改進的方面。“互聯網+”與大數據為缺乏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帶來了新的成長和發展契機,教師可以通過增補實訓對理論知識進行具象深化吸收,這也是高校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訓經歷經驗兼備的優秀師資隊伍的絕佳機會。此外,通過對現在最實際的財務問題、實訓操作技術難點等的研究分析,定期邀請社會上的專業財務人才開展共同探討,那些積累了豐富經驗的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主管和在崗人員可以為師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思路,能夠極大豐富在校財務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訓經驗,也可為學生將來步入工作崗位做好前期的心理工作及適應財務崗位打下基礎。

3.優化實踐教學條件

“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迅速發展,使得優化實踐教學條件勢在必行,要求高校分出人力、財力進行相應支持。教學資金來源也不應只依賴單一的校方撥款,還應該“開源引流”,積極與校外企事業單位對接,一方面使實訓教學基地多樣化,另一方面通過企事業單位與高校實訓教學上的互動,使高校的社會認可度大幅提升,有利于高校財務專業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社會對高校專業財務管理人才含金量的認可。校外實訓基地是實訓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其可以為大數據采集分析提供信息來源,使實訓活動資料更加豐富多元,實訓活動也更加科學和正規。

4.推行新型教程與教學方法

高校傳統型的財務管理實訓教學方式已經和時代需要脫節,針對此問題,高校教研小組應制定和推行新型教程與教學方法,多樣化與嚴謹性相結合,優化實訓課程安排,提升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引導教師和學生自主創新,采納優秀且適合財務專業教學的建設性意見。除此之外,可以推廣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簽約合作培養、對接實訓、新技術人才定點試驗應用等新的合作模式,使師生的專業環境資源更加充足、豐富,利于優質財務人才的輸出和良性教學及就業的循環。

結 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機遇和挑戰并存,對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培養財務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高校應重新對自己定位,對財務管理實訓教學重新分配權重,把實訓課程的優化工作推進提上日程,科學地擴建實踐教學基地,重新整合財務專業師資隊伍,探索新型教程與教學方法,勇于打破常規模式,積極探索創新,與企事業單位加強合作交流,分享先進的科研成果,為師生實訓活動基地的多樣化打好基礎,使財務專業的學生可以接觸課堂以外先進的財務理論管理知識,做到財務管理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活動完美結合,培養出新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優秀財務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家瑛:《PBL教學法與“翻轉課堂”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融合應用》,《陜西教育》(高教)2017年第5期,第53-54頁。

[2]周博文:《新常態下提升高校財務人員專業技能的思考》,《中國市場》2019年第9期,第104-105頁。

[3]王洪麗、劉唯義:《高校預算管理問題研究——以D大學為例》,《中國市場》2019年第7期,第149-150頁。

[4]王璐:《淺談財務管理精細化在新能源充電樁企業的應用》,《中國市場》2019年第7期,第151-152、154頁。

[5]鄧勝全:《管理會計在建筑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索》,《中國市場》2019年第8期,第152-164頁。

[6]羅琪:《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在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下的思考》,《中國集體經濟》2019年第8期,第154-155頁。

[7]岳磊:《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內容交叉的教學處理》,《經濟師》2015年第5期,第250-251頁。

[8]呼婷婷:《高校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研究》,《陜西教育》(高教)2016年第8期,第21-22頁。

作者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