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誘 愛心感化——談轉變學困生的策略
作者:邱玉連
發布時間:2019-11-08 15:37: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歷年的教育教學中,學困生都一直客觀存在。學困生表現在學習習慣差或學習困難,自卑,自尊心強,甚至存在不遵守紀律,道德缺失等問題,令絕大多數教師頭痛。那么,如何轉化學困生呢?擔任班主任21年來,我一直平等看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循循善誘,耐心教育,用真誠、用愛心去感化他們。
排除自卑, 用愛點燃信心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在家里常常受到家長的訓斥;在學校老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對待學習破罐子破摔,慢慢失去積極進取的意識,形成自卑心理。作為教師,應該排除學生的自卑心理,用愛點燃信心,幫學生樹立自信。
班上有名學生叫汪葉鑫,忠厚老實,尊敬老師,遵守規章制度,但學習態度消極,經常不寫家庭作業、課堂上心不在焉,因成績不理想而自卑,每天愁眉苦臉。后來,一次小小的鼓勵,使他重拾自信。
語文課上,我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輪到汪葉鑫時,他慢吞吞地站起來,像往常一樣保持沉默足有一分鐘。這時,我想讓他坐下??赊D念一想,如果長此以往,他更不敢在眾人面前讀書,何不嘗試用真誠去感化他呢?于是,我暗示班上的其他學生:“同學們,想聽汪葉鑫美妙的讀書聲嗎?”學生異口同聲答道:“想!”我大聲說:“他需要大家為他鼓鼓勁,加加油?!痹捯魟偮?,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汪葉鑫見狀,望望大家,便小聲地讀了短短的一段課文。此時,同學們為汪葉鑫小小的進步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趁熱打鐵,我對他的表現充分肯定:“瞧,同學們為你的進步而感到高興。你能更大點聲音再讀這段嗎?”他點點頭。接著,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多次鼓勵下,他正確、流利、大聲地讀著課文。這使其嘗試成功的喜悅,點燃了自信。
自此,他像換了個人似的:臉上時常掛著笑容;學習上精神十足,積極性提高了,不再拖欠作業;對班集體更加關心,會主動彎腰拾起地上的紙屑,扶正勞動工具,擺正桌凳。
因材施教, 用愛激發動力
學困生存在學習困難和學習習慣差等問題,其原因卻同中有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用愛激發學習動力。
徐烽同學是本學期轉學來的男生。記得開學上課的第一天——2018年3月26日早上,我正準備進教室檢查班上學生到校情況,這時,徐烽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辦公室報到。對于新轉入的學生,在第一次見面時,我一般要大致了解其各方面情況。我首先詢問他以前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與他交談時,我極其費力,因為他說話聲音小得像蚊子叫,不湊近耳邊聽不清楚,在我的多次反復詢問后才聽明白。接著,我翻閱他帶來的寒假作業,書寫馬虎,還有許多空白。經過一番望、聞、問,我認為該生定是學困生。面對這樣的學生,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導致成績差的原因,以便尋根探源,對癥下藥。后來,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到該生隨著父母工作調動不斷地轉學,因而學習習慣差,表現在聽課走神,作業馬虎潦草;做事沒有計劃、拖拖拉拉;性格內向,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但他也有許多優點,如思維敏捷、愛好畫畫、喜歡做手工、看書、寫作,等等。
針對該生實際情況,我因材施教。作文課上,他認真寫作,而且寫得有新意,于是我把他的作文當作范文在班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使他體驗成功的喜悅。語文課上,他經常會答出別人難以回答的問題,趁此機會,我會極力表揚他,以增強學習的信心。課外,我有意創設各種閑聊的機會,如放學路上聊他的家庭生活、在校用餐時聊飲食……漸漸地,他把我當作朋友,說話不再細聲細氣?;顒又?,我竭力推薦他參加繪畫、小制作等比賽,充分發揮他的特長。
一學期下來,他變了。課堂上,他閃著求知的眼光,認真地聽老師的講解并思考,主動回答問題;習作講評課上,他繪聲繪色地讀著自己的佳作,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課后,他與同學們高興地聊天,還經常幫助同學、關心班集體;學習上,作業書寫更工整了,期末測試成績較以前有所提高,雖然不是最好,但他仍然自信樂觀;生活上,他會安排時間,做事不拖拉,經常提前完成。
協調家長, 用愛激勵前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敝灰覀兩朴谟^察,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長處,學困生也不例外。但是,學困生的轉化不僅需要教師努力,還需要協調家長,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我通過家訪,與家長敞開心扉溝通交流,并讓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優點,促其奮發向上。在學校,我用心觀察每一位學困生,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用愛激勵孩子前進。
班上的劉政豪同學,單親家庭,頭腦聰明,但非常調皮,不愛學習,每天不寫作業。究其原因,是他從小沒有媽媽,爸爸每天只顧上班掙錢維持家里的開銷,是年邁的爺爺奶奶把他和比他大兩歲的姐姐帶大的,近兩年,奶奶爺爺相繼去世,他就更沒人管了。如此家庭環境中成長的他,行為上我行我素,意識上缺乏自制力。在學校,我采用各種辦法耐心地教導,他在學校表現越來越聽話,可回到家里,他就把老師的話和學習忘到九霄云外。因此,與家長聯系,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迫在眉睫。
正值學校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劉政豪既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又是學困生,所以首先家訪的對象便是他。這天我剛到劉政豪家里,他爸爸就急切地問:“邱老師,你好!我家劉政豪又在學校犯了什么錯?”我趕緊說:“沒有,你誤會了,今天家訪目的是希望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首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希望你在家加強對孩子預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教育。其次,向你反映孩子近期在校的表現:行為方面進步很大,能與同學友好相處,處處關心班集體等;學習方面,有待加強,希望家長每天督促孩子寫好家庭作業。最后,我想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敝牢襾碓L的目的后,他爸爸松了一口氣:“感謝老師的關心和教育。他在家就知道玩,我每天要上班,沒時間管他,拿他真沒辦法?!甭犃怂麑⒆拥谋г?,我試著問:“那他在家有哪些優點?”他爸爸搖搖頭,無奈地說:“缺點不少,但優點沒有?!蔽依^續盤問:“他在家會做家務活嗎?”他爸爸說:“他有時會淘米煮飯,有時會擇菜,有時會自己洗衣服……”聽后,我肯定地說:“這些都是孩子的優點,足以體現他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值得表揚?!彼职旨拥卣f:“老師,這也算優點?”我高興地說:“是的?!?/p>
回到學校,我就此次家訪召開主題班會。班會課上,我表揚了劉政豪同學在家里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的事,其他學生對他投來贊許的目光,他也高興地笑了。班會課后,劉政豪變得更自信,學習更主動,每天按時交作業,成績明顯進步了。
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要有“愛的智慧”,善待學困生,耐心、細致地關注他們的點滴言行,用愛真誠地感化和轉化他們,給予他們信心、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老師的溫暖,更加發奮改正不良習慣,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蘆溪鎮第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