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育新人 扎根山區促脫貧——記石泉縣熨斗鎮茨林教學點教師賈仕輔
作者:侯華勇 陳 明
發布時間:2019-11-05 16:22: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寸燭微光短,匠心師意長,無聲春雨細,潤物秀風光?!拔业穆殬I和我的學生是太陽最燦爛的一束光輝,我用心血呵護守望?!边@是石泉縣熨斗鎮茨林教學點教師賈仕輔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和詮釋。賈老師三十六年如一日,執著而癡情地守望著他心中的那一束陽光,譜寫了一曲鄉村教師扎根山區促脫貧的動人之歌。
矢志不渝 雙鬢斑白終不悔
賈仕輔,1964年出生在石泉縣熨斗鎮板長村。該村地處石泉縣最偏遠的地區,土地貧瘠、閉塞偏僻、貧窮落后。為徹底改變童年苦澀的記憶,1982年高中畢業后,賈仕輔毅然執起教鞭,扎根家鄉,在村里當起了十幾個學生的“孩子王”。冬去春來,寒暑往返,賈老師先后在板五小學、中河小學、藥樹小學、布里小學、麥坪小學、茨林小學等偏遠的農村小學任教,一干就是36年。賈老師曾風趣地說:“我的職業生涯真是‘36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36年來,他所任教過的學校一直都是農村的復式教學,他一直堅守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家住學校附近的村民說,36年來,賈老師從沒有無故放過一天假,從沒有因私事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每逢刮風下雨,總是見他背著學生,拉著學生,往返在上下學的路上……
其實,30多年來,賈老師有很多調往條件較好的中心小學任教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他舍不得山區教學點這一特殊的崗位。直至今日,他還奮戰在熨斗鎮茨林小學教學點,執著地守護著他心中的那束陽光。
艱苦創業 36年風雨路
1992年,賈老師調至藥樹小學任教。這所學校只有一片場地,兩間破土房,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賈老師發動學生與村民一起人拉肩扛,新修校舍兩間,解決了學生的教室問題。在該學校工作的三年間,受到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1995年賈老師調到布里小學任教并主持該學校的工作。期間正值“普六”。老百姓無錢交學雜費,教師工資不能按時發放。為了達到“普六”學校標準,賈老師在教好書的同時,常常在別人已進入夢鄉的時候,還在與村干部溝通、商談改善辦學條件的事宜。他抽放學后的休息時間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戶去做村民的工作,不知跑過多少路,磨破多少次嘴皮。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強烈的事業心感化了村民,感動了村委。鄉村兩級多渠道集資,村民自發出工出力,建成了一間廚房、一間辦公室、兩間教室,有木質課桌凳、簡易教具、器材、籃球場、木球架的簡陋學校。全體村民異口同聲稱贊:“沒有賈老師,就沒有布里小學的今天。”
“單兵作戰”的工作是很難想象的,誰能沒有私事,誰能沒有兒女情長。在處理家庭事務與工作的關系上,賈老師尤為痛苦,令人感嘆。2006年,其父病重,在石泉縣醫院住院兩個多月,他只能利用星期天去照顧,周日下午,他每次都是在兄弟姊妹們抱怨聲中,在父親留戀的眼神中,匆匆含淚返校,回到自己深愛的學生身邊。
關愛學生 真情澆灌幸?;?/strong>
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成為賈老師面對的難題,為讓這些孩子找回近乎失去的親情,他總是耐心地與孩子交流溝通,噓寒問暖,幫助孩子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在茨林教學點任教期間,他的班上有一名叫張毅杰的學生,母親在張毅杰剛出生沒幾個月就離家出走,杳無音信,父親長年在外打工。張毅杰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由于童年缺乏父愛與母愛,該生性格孤僻,從不與人交流溝通,出現極大的語言障礙。賈老師三年來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課下常常給張毅杰講故事、做游戲、談心。通過三年的悉心教育,張毅杰慢慢地和同學走到了一起,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雖然語言還存在一定障礙,但與以前相比,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毅杰的奶奶與人談起賈老師,總是說:“賈老師比張毅杰的父母更像父母。”
在36年風雨路上,賈老師用良知指引著自己前進的方向,用行動守望著心中的一束陽光。
扎根山區 嘔心瀝血育新人
30多年來,賈老師植根鄉土,與教學點的小學相生相伴,嘔心瀝血,默默耕耘。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很多村小都已成為一個教學點,僅有一兩個教學班,學生十來名。賈老師一人扮演著學校的多重角色,上好每一堂課,教育管理好每個學生。他所負責的每個教學點的作息表、課程表、周工作安排表等整齊規范。學生檔案、學校公物、報刊圖書、教具器材管理都有條不紊。學校各種計劃安排得細致合理。翻開學生作業,可看出紅色筆跡,無論是批閱符號,還是評價意見都一絲不茍。作業批改記錄、學生家訪記錄、學生成長記錄、建檔立卡戶學生幫扶等各項記錄齊全、翔實。教室的學習園地里,學生的手工制作、表揚與警示、學生的作業展,每一個細微之處,無不透視著賈老師的心血和汗水。近年來,賈老師所任教的班級教學成績一直名列熨斗鎮同年級前列。2016年,賈老師更是被熨斗鎮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教師”。這些是他刻苦工作、認真教學的最好證明。
30多年來,從他堅守的村小教學點,共走出了20多名大學生,這與賈老師的啟蒙和基礎教育密不可分。這些大學生的家長都公稱賈老師為“可敬老師”。這不是客套話,而是發自內心的、誠摯的愛戴和崇敬。
賈仕輔老師,是石泉縣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師,他用36年的時光守望著他心中的那一束陽光,他用36年的汗水詮釋了人民教師的豐富內涵,他用36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鄉村師魂的光輝形象。
作者單位:石泉縣教育體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