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精神”融入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探析
作者:汪 鶴
發布時間:2019-10-30 16:19: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西遷精神”作為廣大知識分子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資源。把“西遷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貫穿于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能夠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引領新時代教師自覺做愛國奮斗的傳承者、建功立業的開拓者。
[關鍵詞]西遷精神 新時代 教師隊伍建設 路徑
“西遷精神”是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扎根西部,為西部發展奉獻交大人的智慧和力量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寶貴精神財富。“西遷精神”被概括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1]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老教授的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2]“西遷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學的精神,更是廣大知識分子建功立業新時代的重要精神引領。新時代下,應以在廣大知識分子中開展的“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為契機,在教師隊伍中大力弘揚“西遷精神”,對于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強化其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西遷精神”的時代價值
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遷精神”不僅是西安交通大學和陜西高教界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新時代廣大知識分子愛黨愛國、不懈奮斗、求實創新的不竭動力,我們必須傳承好“西遷精神”,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價值。
1.代表著新時代廣大知識分子愛黨愛國的價值信念
“繁霜盡是心頭雪,灑向千峰秋葉丹。”濃厚的家國情懷是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內生動力。回顧歷史,無數優秀的知識分子胸懷大局、至誠報國,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建立了永載史冊的功勛。在新的征程上,新的使命需要新時代廣大知識分子弘揚“西遷人”“黨讓我們去哪里,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愛黨愛國情懷。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要把個人的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洪流之中;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這是對愛黨愛國這一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的生動實踐。廣大知識分子要從“西遷精神”中汲取動力,不斷堅定自己愛黨愛國的理想信念。
2.代表著新時代廣大知識分子無私奉獻的價值選擇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廣大知識分子最為可貴的就是那種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奉獻精神,潤物細無聲地感染著一批又一批的后來者沿著前輩走過的足跡,腳踏實地履行職責,讓每項教育工作落地有聲,傳遞無私奉獻、努力奮進的精神。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廣大知識分子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人,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矢志奉獻,把秉承“西遷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作為自己忠貞不渝的氣質本色和價值選擇。嚴謹認真的求實態度、事業最大的工作理念是廣大知識分子對自己所從事事業奉獻到底的價值選擇。“再苦再累也要精神抖擻、幸福甜蜜”,這是“西遷人”最為深刻的感受,作為新時代知識分子無私奉獻的楷模,他們的精神始終滋養著追趕超越的奮斗者。
3.代表著新時代廣大知識分子求實創新的價值追求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依靠的就是求實創新的精神。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機遇和挑戰并存,是知識分子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應在講求實際的同時與時俱進、追求新高,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今天,“西遷精神”正激勵著廣大知識分子為國奮斗、建功立業。盡管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但在很多領域、關鍵技術方面還需突破,社會發展離不開“西遷人”那種迎難而上、拼搏奮進、排除萬難的勁頭和求實創新的價值追求。
“西遷精神”融入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要深入挖掘和弘揚教師隊伍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時代楷模。西安交通大學老教授創造的“西遷精神”激發著新時代教師的愛國激情,激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之中,為建設教育強國努力奮斗。
1.有助于新時代教師做忠誠于黨、至誠報國的奮斗者
忠誠于黨、志誠報國是新時代教師應具備的理想信念。“西遷精神”蘊含著愛黨愛國的濃厚情懷,是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資源,在“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西遷精神”引領下,廣大教師沿著西遷老教授的奮斗足跡扎根自己的工作崗位,盡畢生之力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教師應從“西遷精神”胸懷大局的內涵中,從交大西遷62年來的奮斗歷程中,切實感受“西遷人”所具備的愛黨報國的使命擔當與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在新征程勇擔民族復興大任,不辱時代使命,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2.有助于新時代教師做立德樹人、為國育才的奉獻者
立德樹人是教師隊伍的初心,為國育才是教師隊伍的使命。“西遷精神”中蘊含著敬業奉獻的高尚情操,為新時代的教師隊伍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財富。正是在“無私奉獻”的“西遷精神”感召下,廣大教師隊伍立足三尺講臺、默默耕耘,培養善良智慧的現代君子、培養擔當重任的時代新人。大學之道,在于立德樹人,在于培育英才。廣大教師應做新時代的“西遷人”,始終要把立德樹人、為國育才貫穿于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學生陽光樂觀、茁壯成長,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3.有助于新時代教師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筑夢者
教師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夢之隊”,這是“西遷精神”中蘊含的強烈使命擔當。“西遷人”之所以扎根西部,甘守三尺講臺,愿做筑夢者,是因為他們堅信,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好偏遠、落后的西部是關鍵,是縮小東西部差距的必由之路,西部發展了全國才能同步進入小康社會。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管身處落后地區、偏遠地區,還是發達地區,都一定要接好“西遷精神”的接力棒,不畏艱難險阻,無怨無悔,砥礪奮進,要以一股“不信東風喚不回”的精氣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西遷精神”融入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
新時代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習、傳承“西遷精神”的重大意義,狠下功夫,自覺用“西遷精神”滋養心靈、引領行動、牢鑄事業之基,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應做好以下幾點。
1.應在“西遷精神”入腦入心上下功夫
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保障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來信所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此基礎上,廣大新時代教師還可通過參觀“西遷精神”校史館、聆聽西遷親歷者的感人事跡,體會“西遷人”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要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進一步學好用好“西遷精神”,使其入腦入心,讓心靈得以滋養,使家國情懷更加牢固,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先進思想和科學文化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支持者和擁護者,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引導者和塑造者。
2.應在“西遷精神”傳承行動上下功夫
應將“西遷精神”作為新時代教師隊伍政治素質提升、師德師風培養的重要內容,將其融入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習、教學、科研的全過程,使其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加強“西遷精神”輿論宣傳,深入挖掘和弘揚“西遷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使其引領思想、引領行動、引領師德。廣大教師也可通過新媒體打造一些具有陜西特色的文化精品,對“西遷精神”進行深度挖掘,通過藝術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濃厚氛圍。
3.應在“西遷精神”服務立德樹人上下功夫
加強新時代的教師隊伍建設要大力弘揚高尚師德,充分發掘師德典型并講好師德故事,“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3]。“西遷人”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課比天大”的教學理念,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教學風范,都值得廣大教師去學習。高尚的師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動力,對青少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終身的。[4]高校還應鼓勵教師用好延安、照金、馬欄等紅色文化資源,使紅色基因滋養心靈、融入血脈并努力將其實踐,做愛國奮斗的傳承者、建功立業的開拓者。
參考文獻:
[1]《西遷精神催人奮進》,交大新聞網,2017年2月8日。
[2]《習近平回復西安交大15位西遷老教授來信:傳承好“西遷精神”》,西部網,2017年12月21日。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人民日報》,2016年12月9日,第1版。
[4]蘇君陽:《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高等學校的行動策略》,《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第3期,第42頁。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