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產品設計專業MES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研究
作者:高 晉
發布時間:2019-10-28 16:23:5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MES教學是典型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具有知識點銜接密切、教學單元整合度高、技能教學內容多元化的特點,其在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對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素養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高校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需求,通過構建產品設計專業模塊化教學目標體系、開發模塊化教學資源、培養模塊化教學專業教師隊伍以及開發產品設計專業模塊化實訓平臺、設計模塊化課程等健全MES模塊化教學體系,旨在為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提供依據。
[關鍵詞]高校產品設計專業 MES模塊化 教學模式
課題: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校產品設計專業MES模塊化課程教學構建及評價考核研究》(課題編號:SGH18H343);咸陽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培養項目(項目編號:XSYGG201809)。
在新一輪高校課程改革背景下,以翻轉課堂教學、微課程教學、慕課教學等為代表的教學模式紛紛涌現,對高校的課程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與之相比,MES模塊化教學不同于現有的教學模式,它具有較強的指向性與開放性,通過對各課程單元知識點、教學模塊的整合重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點模塊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發掘了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使其實現產品設計專業的個性化學習。該教學模式依托課程知識點模塊的細分,深化學生知識、技能與素養的培養,增強了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1]。因此,如何基于MES模塊化教學理念,因地制宜地設計適應于專業教學需求及學生個性特征的教學模式,是當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課程改革亟待攻克的艱巨任務。
MES模塊化教學用于高校產品設計專業的意義
1.融合以生為本的理念,促進課程知識點的重組
傳統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通常以灌輸式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灌輸,教師則進行機械化的知識點傳授,師生間存在著“教”與“學”的矛盾,教學效果難以滿足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及成長需求。MES模塊化教學融入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課程組織形式靈活,教師既可以統一組織教學,又可以在完成必修模塊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有趣的實訓課程,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與視野,為其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2.通過教學模塊的銜接,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
現階段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普遍強調學生對產品設計技能、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學科核心素養、綜合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較缺乏。MES模塊化教學打破了常規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教材內容、專業課程框架的束縛,以更加包容的態度對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其參與模塊教學的積極性,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質疑、批判、探究與創新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多方面技能。
3.開發學生的智力與潛能,培養應用型人才
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目的在于培養有能力、有知識、有素養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相關行業輸出更多優秀的儲備人才。而傳統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受基礎條件缺乏、對學生引導不足、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等因素影響,致使學生的智力與潛能開發較為滯后,容易造成“懂理論但不懂技能”的人才培養困境。MES模塊化教學通過設計多個知識模塊,兼顧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與學習需求等方面,有助于學生的智力、綜合能力與專業素養協調發展。
MES模塊化教學與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課程融合的途徑
1.教學理念融合
教學理念不僅影響教學模式的設計,而且也影響各類教學活動的開展。MES模塊化教學融多種教學理念于一體,既具有課程教學形式上的動態化特征,又具備足夠的靈活性,受教學環境的干擾較小,在與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課程融合的過程中,可遵循“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個人發展為導向,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等,為其設計個性化的MES模塊化教學模式,科學指導課程的編排設計。
2.課程模式融合
MES模塊化教學在課程模式設計上為產品設計專業賦予了新的設計思維,一方面,MES模塊化教學啟發產品設計專業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依據,進行課程內容、教學單元的設計[2];另一方面,MES模塊化教學將產品設計專業課程進行深入整合,構成一個環環相扣、互為依托的主題教學單元,通過實施以素養、知識、技能等為主題的不同教學模塊,凸顯課程模塊的系統性與整體性。
3.教學策略融合
MES模塊化教學強調,在課程教學中不應局限于單一知識的講授,而要注重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在教學中可采用開放式教學、移動新媒體教學等方式,將專業知識講授、實踐技能培養、專業素養培養等多種方法靈活運用于課堂。
高校產品設計專業MES模塊化教學模式的設計
1.產品設計專業模塊化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
教師應先梳理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內容、教學大綱要求等,設計涵蓋知識、技能、情感與素養的“四維目標”體系。其中,知識目標層面要將工業設計基礎理論、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理論、色彩設計理論、產品設計基本方法等納入知識目標的考查范疇,要求學生通過模塊化課程的學習,加深對藝術、設計領域專業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技能目標層面,要求學生通過各知識模塊的學習,掌握基礎的素描、色彩設計、創意設計及工業產品外觀設計、造型設計,并能夠獨立進行產品的常規設計[3]。情感目標層面,教師進行模塊化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與態度,增進對產品設計專業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學生專業學習的認同感。而素養目標層面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在模塊化教學中利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互動交流等方式,增強學生的能力,啟迪他們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質疑批判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科學探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在模塊化教學中,教師從知識、技能、情感及素養等層面進行目標設計,充分考慮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產品設計專業的頂層設計具有指導價值。
2.開發模塊化教學資源
利用MES模塊化教學理念,將產品設計專業按照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差異及教學資源劃分為基礎教輔類教學資源、微課程教學資源、實訓項目教學資源、校本教學資源等模塊[4]。基礎教輔類教學資源以常規的教學素材為主,如與立體構成、設計素描等有關的專業書籍、光盤視頻集、習題集等,以公開資源的形式供專業學生學習使用。微課程教學資源由教師、學生代表共同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包括知識講解、理論分析、經驗闡述、案例分析、互動答疑、工業設計作品展示等數十個不同分類,可輔助課程教學設計[5]。實訓項目教學資源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引入真實的企業產品設計案例,按照實訓項目類型的不同,可細分為通用型實訓項目、能力拓展型實訓項目、創新型實訓項目等。學生完成規定模塊的理論知識、實訓課程學習后,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實訓項目資源,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訓項目“闖關”訓練,不同難度評級的實訓項目為學生創造了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培養了學生參與實訓項目學習的積極性。校本教學資源則立足高校產品設計專業特色及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設計產品設計專業的校本教材,糅合產品設計專業的重要知識點、難點及工業設計的誤區等,塑造產品設計專業獨有的特色。
3.培養模塊化教學專業教師隊伍
高校通過“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塊化教學專業教師培訓、建立配套的模塊化教學支撐等措施,培養一支專業技能扎實、綜合素質高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師隊伍。在“雙師型”教師培養上,應采取雙向掛職模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產品設計專業教師可在傳媒企業、設計院等掛職,汲取先進的產品設計理念。高校應鼓勵專業教師定期前往省內外開展MES模塊化教學的師范學校進行教學觀摩,總結先進學校的實踐經驗,再根據本校特色,揚長避短,建立適宜本校的MES模塊化教學機制。同時,高校應定期引進研究MES模塊化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專家學者,使其為產品設計專業的任課教師開展講座、課程設計示范等,分享模塊化教學的經驗。在專業教師培訓方面,應采用以現場培訓為主、網絡培訓為輔的培養策略,借助新媒體平臺的便利性,為產品設計專業教師提供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在配套的模塊化教學支撐策略上,高校要建立一系列的模塊化教學保障措施,進一步激發教師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以保障MES模塊化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
4.開發產品設計專業模塊化教學實訓平臺
產品設計專業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搭建專業模塊化教學實訓平臺尤為必要。在實訓平臺建設中,可基于合作企業的技術力量、硬件資源優勢等,設計包含各項專業技能測試、仿真實訓等為一體的實訓平臺。教師可利用實訓平臺定期組織創新創業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與積極性。同時,在專業實訓中,還可引進人工智能機器人、計算機在線實訓系統等,科學評估學生的實訓效果。
5.模塊化課程設計
高校應采用模塊化教學設計策略,將MES模塊化教學融入產品設計專業課程開發與實踐的全過程。在課程開發上,可結合高校產品設計專業的特色、人才培養需求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將產品設計專業課程初步劃分為基礎知識模塊、技能應用模塊、能力拓展模塊、素養提升模塊等教學模塊。每個模塊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各教學單元內容的重點,對不同的教學單元進行整合、補充,以滿足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需求。其中,基礎知識教學模塊以專業理論知識、實際演練、模擬測試為主,側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技能應用模塊可通過情境設計、任務仿真實訓等方式,為學生還原真實的職業成長環境,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力拓展模塊則以專業課程的延伸知識為主,將產品設計專業與環境設計、園林設計、裝潢設計等專業的相關知識融合,不斷拓展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完成本專業學習的同時,還能掌握其他相關專業的必備技能。素養提升模塊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道德,通過樹立模范榜樣、學習標兵和成立專業興趣社團等形式,促進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知識體系的共同提升。
MES模塊化教學在高校產品設計專業中的嘗試,既改變了當前僵化的教學模式,又避免了因課程資源缺乏、學生積極性低而造成的教學質量低的問題。通過對各知識課程模塊的整合與補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建了開放的專業學習實訓平臺,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徐理勤、趙東福、顧建民:《從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模塊化教學改革看學生能力的培養》,《高教探索》2008年第3期,第70-72頁。
[2]袁暋、許強、王曉峰 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借鑒德國FH成功經驗》,《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年第21卷第4 期,第56-60頁。
[3]高丹:《模塊教學——二十一世紀適合社會及人發展的教學形式》,《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第111-115頁。
[4]李德才:《關于模塊化教學的幾個問題——兼論工程師型人才培養》,《合肥學院學報》 (綜合版)2013年第23卷第4期,第64-68頁。
[5]邵一江、劉紅:《基于能力導向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構建——合肥學院模塊化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13年第23卷第4期,第58-63頁。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