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交給學生,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作者:李正鋒
發布時間:2019-10-24 10:55: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程改革提出: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構建高效課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怎樣做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位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進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呢?下面談談我的點滴體會。
一、與學生平等交流
我們不難發現,在有孩子參與的電視欄目中,主持人常常蹲下身子、仰著頭、笑容可掬地與孩子交流,而舞臺上的孩子總是那么神采飛揚。主持人采用這種交談姿態,消除了孩子的心理壓力,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主角,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及大家對自己的期待,表現的欲望迅速膨脹,從而使出渾身解數,充分地展現自己的風采。由此,我聯想到教學工作。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要求遵循 “學生會說的,老師不說;學生不會說的,老師引導著說”的實施原則。關鍵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想說、敢說、盡興說呢?電視主持人與孩子的交流方式就是最好的解答。教師必須“蹲下身子,仰視學生”,即在思想上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以欣賞的、期待的眼光敲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像朋友一樣耐心地聽學生訴說心聲,要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
二、戒驕戒躁,以積極心態面對學生的錯誤
由于種種原因,老師經常抱怨:“有些學生簡直把人能氣死,叫回答問題時,要么呆呆地站著,要么說話像蚊子,要么答非所問……”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此時,老師如果能夠及時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學生即便答不上來,也不會產生心理壓力。反之,如果老師流露出不耐煩,甚至冷嘲熱諷,就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賞識教育”的倡導者周弘先生,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次,他給女兒出了10道數學題,女兒只做對了一道,他豎起了大拇指夸獎女兒,“你真了不起!這么難做的題你都能做對呢!”之后,女兒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智慧。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寬容大度,以平和的、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挖掘有利的教育因素,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
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不是看教師表演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多高,學習效果怎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學內容,然后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個人經歷和心理需求,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學生表演、做游戲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校一位老師在執教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這篇課文時,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上課伊始,他利用電腦播放了一曲《小雨沙沙》,把孩子們帶進了細雨蒙蒙、繁花似錦的春天,孩子們情不自禁載歌載舞起來,緊接著,老師說:“小雨點會落到哪里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雨點》。”導課水到渠成。這首詩歌分別用“睡覺、散步、奔跑、跳躍”依次描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狀態,教學重點就是引導學生真切、感受、理解雨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不同狀態及原因,激發學生對春雨的喜愛。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容通過生動形象、色彩繽紛的動畫呈現給學生。當看到卡通形象的雨點娃娃在“睡覺、散步、奔跑、跳躍”時,教室里沸騰了起來,孩子們興奮地跟著表演?!坝挈c娃娃睡得真安靜,睡得好香啊!它好像還在打呼嚕呢!”“雨點娃娃跳得很高、很歡快?!焙⒆觽兤咦彀松嗟伢@嘆著,情緒高漲。為了達到熟讀成誦,老師帶領孩子們邊讀詩歌邊表演,孩子們興致勃勃投入到這一活動中,聲情并茂地讀著、表演著,不知不覺地完成了背誦課文這一目標。在這節課教學中,教師緊扣教學內容,采用了音樂、動畫、表演等豐富靈活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教師是否具有飽滿的情緒、扎實的基本功、深厚的個人修養、高尚的師德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也影響著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程度??傊?,教師只有走下講臺,放下架子,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樹立服務學生的意識,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把課堂留給學生,給學生留足發展自我的空間,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學生才能真正地做回學習的主人,才能意氣風發地在求知的道路上跋涉。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高耀鎮中心小學



